曹钦反!曹钦反!
这二位也是真没办法,如此看来,普及义务教育实在是
件功德无量
好事。
这封上奏立刻被送呈给朱祁镇,危急之中,这位皇帝表现得很镇定,他当机立断,下令关闭各大城门,严防死守,并立刻逮捕
尚在宫中
曹吉祥。
这项重要工作完成,但吴瑾和孙镗明白,真正
战斗才刚刚开始,在这个惊心动魄
夜里,他们两个人都将面临生死存亡
考验。
要知道,曹钦虽然兵力不多,但对付皇宫守军仍绰绰有余,如果在天亮援军尚未到来之前,谋反者已然攻破皇宫,那切就全完
。面对着前途未卜
茫茫黑夜,吴瑾和孙镗没有选择退缩,虽然他们都是孤身
人,却毅然决定承担起平叛
重任。
第二天出征,便睡在朝房里。
估计这种情况几年也难得遇见次,可是那位伟大
天文学家汤序经过仔细研究,偏偏就挑中
这
天,找
这
个蹩脚
家伙当同党,曹钦
水准也着实让人汗颜。
孙镗从吴瑾口中得知正在发生
切,当即做出
决定:立刻报告朱祁镇。
可是此刻已是深夜,皇帝也已经下班回家睡觉,而皇宫
门直到白天上朝才能开启,所以当两人赶到紧闭
长安门时,他们只剩下
种选择——急变。
所谓急变,是明代宫廷在最为紧急情况下使用
联系方法,
旦有十万火急
事情发生,必须在夜间惊动皇帝时,上奏人应立即将紧急情况写成文书,由长安门
门缝中塞入。而守门人则应在接到文书
第
时刻送皇帝亲阅,不得有任何延误,否则格杀勿论!
两人决定各自去寻找援兵,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商讨完毕后,他们就此分别,并约定来日再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长安门前别,他们再也未能见面。
当吴瑾和孙镗在宫外四处乱窜
可这次出现
意外,孙镗和吴瑾在长安门外急得团团转,却始终没有把文书投进去。
因为这二位仁兄事到临头,才发现他们面临着个十分棘手
问题。
吴瑾摊开纸笔准备写上奏,却迟迟不动手,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孙镗,原因很简单——他认字不多,写不出来。
孙镗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禁不住吼道:“你看做甚?
要是写得出来,还用得着干武将这行?”
于是,这两个职业文盲围着那张白纸抓耳挠腮,上蹦下跳,却无从下笔。眼看时间分
秒过去,情急之下,他们也顾不得什
文书格式,问安礼仪,便大笔
挥,写下
中国历史上最短
篇奏折,只有六个大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