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周,穆迪每天都会问珀尔同样
问题。两人去他
母校费诺韦小学玩,在操场上爬单杠,走独木桥。他带着珀尔到德雷格买热软糖圣代,像小孩那样在蹄铁湖爬树和喂鸭子。坐在“真情”餐馆
高背木椅上吃薯条和培根,往点唱机里投币点歌,听《大火球》和《嘿,裘德》。
“带去看看西克尔教徒吧。”有
次,珀尔向穆迪提议,穆迪笑起来。
他说:“西克尔高地现在没有西克尔教徒,他们已经死绝,因为他们认为性是邪恶
。他们只给这个镇留下
个名字。”
然而穆迪只说对半,他和镇上
大多数孩子都不怎
解当地
历史。西克尔教徒确实很久以前就离开
这片曾经属于他们
土地,直到1997年夏天,全世界仅剩十二位教徒,但建设这里
时候,西克尔高地
规划者所采取
原则与多年前在此生活
西克尔教徒
理念大同小异——他们都认为规则是秩序之母,是营造和谐
关键,因此
切都应该得到管理:比如早晨几点起床,窗帘该是什
颜色,男人
头发该留多长,祷告时如何交叉双手(右手拇指压在左手拇指上方)。西克尔教徒相信,假如他们做到每个细节都有规划,就能创造出人间天堂、世外桃源,而在描绘西克尔高地
宜居情景
广告中,后来
规划者也将此地形容为“克利夫兰山巅
彩虹”,在这里居住,好比从圣洁
云端俯瞰克利夫兰
肮脏浊世。总之,“
丝不苟”是西克尔人追求
目标,这四个字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渗透到土壤之中,把这片土地上长起来
代代人全部培养成
完美主义者,对任何缺陷与不足都采取零容忍
态度,甚至连西克尔高地
青少年——他们与西克尔教派
唯
接触就是在音乐课上演唱该教派
代表歌曲《朴实无华
礼物》——都能感受到回荡在空气中
那种追求完美
激情。
帮助珀尔熟悉西克尔高地同时,穆迪也在
解米娅
艺术,还对沃伦
家变幻莫测
复杂财务状况渐渐产生
认识。
穆迪从来不担心钱不够用,因为永远没有必要。当他按下开关,灯总会亮起;拧开水龙头,水总会流出;冰箱里食物定期补充;饭桌上准时出现
日三餐。从十岁起,他就有
零花钱,起初是每周五美元,后来根据通胀率和年龄
增长稳步增加,
直达到目前
二十美元。除此之外,亲戚送
生日礼物里面经常有折叠起来
钞票,收到
书多得看不完,有时也会收到CD和新
吉他弦。总之,他从来不会为
生活
需要发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