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杜赫呼喊声后,野中民众再次给予回应,初时呼喊声还有杂乱,渐渐凝聚为这样统口号。
之后伴随着这万众呼喊声,杜赫步下高台,并与众行台大员
同登车,拱卫着传国玺直往台城而去。
行人将传国玺奉入禁苑正殿,再叩而出,之后便往右侧梁王府而去,沿途自有宿卫将士林立拱从,洛水两岸同样站满
观礼告命
民众,伴随着他们每
队伍直庞大到直接连通
洛阳与孟津这两处地点,参与之众早已远超十万之数!海量生民护玺入洛,人心向背、天命所归,在这
刻昭然清晰,毋庸置疑!
祖青作为献玺核心人物,早数日前便秘密抵达
孟津,他
路在胜武将士簇拥之下端坐于大车侧畔,身外数尺便是摆放在厚重锦盒中
传国玺,沿途所见生民敬拜道左、高呼喝彩,受此情绪感染,身躯也是颤栗得不能自已。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没有经历过长年战乱虐害,永远体会不到这
句话
悲怆含义。在此刻,梁王便成
南北生民人皆仰望
治世英主,梁王履极便意味着海晏河清,便意味着盛世可望!
每个单独
民众,纵有什
诉求,也是卑微可怜,难得关注。但当这
个个微薄
愿望被激发统合起来,便化作
滔天
洪流巨浪,任何人敢于阻止,必将粉身碎骨!
庞大护玺队伍早已抵达洛阳城外,洛阳新城本就修筑得宏大无比,可是此刻在野外汇聚
那些民众人潮则更加
壮观。驻洛王师如临大敌,唯恐民众热情难遏,或会冲击到洛阳城防,阵列于城池上下,严阵以待。
不过这些人众虽然热情高涨,但也并没有失去理智,他们主动停留在护城河外,各自席地而坐,任由护送传国玺胜武军将士脱离大队,进入城门。
城门下自有以杜赫、庾怿为首王臣负责迎玺,双方队伍
俟汇聚,还没有完成正式
交接,野外顿时响起生民震天高呼:“天命归洛,恭请梁王履极!”
行台此前倒也曾经进行过这方面筹措与铺垫,毕竟国玺重器,私下交接难免公信不足。可是当真正如此浩大场面摆在面前,就连杜赫等行台大员都战战兢兢,大受震慑。
人群呼喊声始终不停,直等到城门处鼓号齐鸣,才将民声稍稍压制,杜赫登台面向野中漫山遍野静坐民众,他两手高举盛放着传国玺
锦盒,大声道:“大王统率诸夏百万壮儿,讨伐胡虏,力复神州,名震宇内,功全社稷!天命归此,民意感应,愚将奉此天命、民意登阙启奏,可有壮声助
!”
“昊天授命,梁王当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