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捧砚来给他送新蒸
飞面馒头和炒鸡、炒肉丝、红煨肉、黄芽菜炖豆腐几样菜。他那两只眼还都盯在纸面上,满脑子都是对仗,字斟句酌地对着上比填下比对句,只掰开馒头蘸
点菜汤就送进嘴里,浑然不知自己吃
什
。
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这个小学生作着《韶》作文,也是
整天都食不知味。好容易敷衍出
篇文章,站起身来才发现颈椎、腰椎都像快断
似
,稍稍活动就嘎吱嘎吱作响。
他吹吹纸上半干
墨汁,卷起稿纸,万分庆幸自己前二十年不用学这东西。孔孟
燮看到下课
希望,精神微振,拉长笔记本,将笔尖虚虚提在新
页白纸上,等待记完这最后
点关窍。
林先生也有点放松,指着文章最后那对比偶句说:“五六比之后,文题意思差不多讲尽
,七八比就再次总归本题,呼应上篇全文。”
最后两比要点在于收束,束而不断,引出悠悠余思令人回味不绝。毕竟底下还有个大结待写,不能真把这两比当作结尾。
“过去也有制义大家舍最后这两比不作
,不过去年会试后出
程文是以最后两比收束全文,引出余思
。时文时文,就是时新之文,应考时要按着最新
程文范式来做,学前人文章只学思路笔法,不要学那过时
结构。”
讲到这里,林先生神情彻底散下来,有种已经讲完课
感觉,站起来伸
伸腰,回头对他说:“大结就随你去作,此处用几句结也可,十几句也可,依着题目发你自己
心声,不必拟学别人
。”
崔燮满满地记张纸,也直
直腰,又拿起先生那篇文章认真研读起来。
林先生在屋内转两圈,活散筋骨,看外面太阳快升到中天
,腹中也微微鼓鸣,便吩咐他:“今日先讲到这里,今日回去便以这篇为题,仿写出
篇来。
也不求你立刻做出好文章来,只要结构准确,对句严谨工整即可。”
见崔燮答应得痛快,又想起件事,往外迈
步子顿住,指着桌上
程文集吩咐:“既然你能背完《六家文集》,往后也从
这里拿些当代名家
程文回去背,品味其中
辞理、文脉。”
崔燮这些日子虽然专注《四书》,也没撂下唐宋八大家古文,每天睡前还要按遗忘规律复习十几来篇,背成习惯之后也就不怵头背文章
。何况八股文有体例在这里,保证按破题、承题、起讲……到大结
顺序来,这样有格式、讲韵律
比散文更好背。
他从桌上找出本没看过
文集,跟先生当面借
,重回课堂自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