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就这个得意弟子,他会画画,爱排戏,
这做老师总得支持。来日少不得还要请诸位大人
同帮着他做
。”
他将“画画”两个字咬得重重,朝院内众翰林,与站在众人身后,正扶着竹尺和画纸
崔燮拱手行
礼。
崔燮手忙脚乱地扔下画,连忙侧身避让,又上前给老师请安。李东阳托着他两臂扶他站起来,不肯受他
礼,还拍
拍他
胳膊,深深看他
眼。
与学生无声交流翻,转头又朝着杨廷和笑道:“介夫贤弟,
们师徒只怕是要赖上你
。”
出底下十四所千户人设图,讲解道:“这些人物是当初学生看世面上锦衣卫杂剧太多太乱,有损诸位大人
才子声名,想将其统合为
,设好锦衣卫
形象,预先画出来
。只是十四所千户
衣着相同,形象实在难区分开,学生为着能使其外形有差别,也为着写当世之事究竟不稳便,索性将人物安到唐朝。”
确是形象多变,个个儿鲜明,不过大唐没有锦衣卫啊。
崔燮淡定地说:“不要紧,略改改,百姓们看着眼熟,更亲切。反正是匿名写戏出书,没人找得上咱们来问。”
几位翰林不禁失笑,围在桌边看他设计十四位千户
图样,以及画面旁廖廖几笔写出
“性如烈火”“足智多谋”等性格,边看边问:“
出戏里写得下这
多人
?”
“这盔甲是哪朝
?怎
这件袍子又像是魏晋
衣衫
?”
“这人物画得可比见过
巡街千户好看多
,当时
记着他就是瘦些,没这
白皙风流……”
看完十四位千户和封云、王窈娘夫妇
画像,底下便是已画好
连环画图页,上有图,下有字,
张张画就如
幕幕戏般流畅地讲述着安千户解救被拐少女,谢镇抚在结案后又发现蛛丝马迹,令众千户各自出门调查
故事。
众翰林们也有看过这出戏,有
会心
笑,有
却执着地问:“这画儿上讲
是数月前
故事
,和奏疏案接不上啊?怎
不直接画李学士与二翰林?”
杨廷和笑道:“不然,还是和衷考虑周到。那奏疏案才刚过去,若现在就写出戏来,皇上与朝中诸公立刻就看出不对
。倒不如先按和衷这画稿编几出无关
戏,等过些年月,这案子
风波淡
,咱们再把它推出去。”
“介夫说得不错。”院门外忽然响起道清朗又熟悉
声音,众人回头望去,只见李东阳大步迈进院中,脸上带着几分晦涩难言
神情,深深盯着崔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