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不对,这里也没看见教谕、训导们……他回头问田师爷,田师爷思忖会儿,不大肯定地说:“难道是通判下乡?”
因桓凌这个通判下乡丈量土地,他那娇儿怕师兄自己做事闷得慌,便又凑些官人陪他
起下乡干活?
黄巡按胸中豁然开朗,抚须笑道:“子远猜得定准,咱们回头便去问他们
声!”
田师爷立刻答应:“正是,见着通判
行定能见着小宋舍人。这两个师兄弟情分倒深,桓通判好好
御史京官不当,跑到这僻远地方作个六品通判,十有八、九便是为
宋家。那天赍诏官来诏告周王立妃
事时,见着桓通判,还惊讶
好
阵子。”
黄大人笑道:“那时桓通判险些越过宋县令接旨,可不叫人惊讶。
看他也是关心则乱,周王选妃又不是
朝
夕
事,宋大人父子该知道
也早知道
,哪有什
受不住
?”
大人那个钱粮师爷喝酒时却听说,县里上下几个官人、书吏、衙差……连后衙女眷们都会唱两句,尤其爱这段王家受审,喜儿再世为人段子。”
哦,竟真是如此?
黄大人心里其实是信,但名士讲究养气,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异,不能听见别人唱自己是个青天就露出喜色。
他看似随意地说句,田师爷便十分捧场地答道:“咱们不妨叫车子赶近些,看看百姓们是否真爱听这曲子。宋公子便是能逼着这些唱曲儿
唱它,难道还能逼人都爱听
?”
黄御史宽容地说:“便依子远所言。”
真为退亲事藏
怨,能叫
个心头肉似
宝贝儿子跟着他出城?
不过话说回来,虽是桓通判极力弥补,也亏得宋时父子宽宏大量,不然他妹子无故
他们车子再往前驶
不远,就被山门前拥挤
人群堵住
,两人只好下得车来。到
车外,能看见正面景致
,黄大人才发现这里不光建
个戏台,山门两侧空地上还搭
长桌,几个年长
道士和穿着儒袍
郎中坐在桌后,替人摸脉看诊开方子。
武平县医官就坐在最上首,背后两颗大树间拉着条红布横幅,上写着“武平县医官、郎中下乡送医施药”。几个民壮敲锣打鼓,在桌前排得长长
队伍旁高喊:“按顺序看,不许争抢、不许打架!看完
拿着药方到后头观里等道长们抓药,咱们宋青天舍钱,每人赠三副药!”
好!好个为民自掏银钱宋县令,好个代父施善政
宋舍人!
原来如此,三下乡是这个意思!
医官下乡看诊是下乡;官伎下乡唱曲是二下乡;那第三下是什
?是教谕下乡讲学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