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御史也与有荣焉,并跟两位都御史说:“那曲中桓通判也是咱们都察院出去
,若不是有咱们院中铁颈官鼎力相助,只怕宋令父子也难对付那些豪强。”
户部卢侍郎笑道:“前日黄御史不是还递上折子夸武平县为政有方,原本秋初受
大水,淹
方圆百里土地,连秋粮都坏
,要请朝廷赈济
,结果这下子不仅不用赈济,还能多交来些往年拖欠
税粮。”
前些日子为周王成婚
事,户部撑不住给内库拨
上万银子,正愁着今年各地要赈济
、要军费
、要缴匪
银子不知从哪儿出。武平县省下这
笔,虽不算多,比起那只会张手要银子
却是强得多
,值得称赞。
众人知道桓宋两家原有婚约,都碍着桓侍郎
面子不当面说宋家,也不提皇家那场婚事。可单只听着宋家人在福建立下大功,被编进曲子里,
正月廿六,各地方*员最后次上廷朝觐。
这回朝觐后赐宴,便按考察成绩分档,称职
能到殿上用膳,勉强过关
便只能在廊下、庭中座着。阁老、六部九卿
堂上官们坐在上首,入坐时只要扫
周,便能把满堂*员收入眼底。
桓侍郎心思沉沉地看圈,便在殿角处见着
已退婚
前亲家——宋县令官途上春风得意,在京里吃
也顺口,还比刚来京时胖
些,满面红光,与身边
同僚们有说有笑,意态踌躇,整个人都似年轻
几岁。
只见着他,桓侍郎就不免想起自己抛却清贵
御史之职到下乡小县当通判
孙儿,与还养在宫中,却不知何时能成婚
孙女。
他最看重对爱孙前程都受
挫折,这宋家父子倒是
个科场荣耀,
个仕途得意,怎不叫他看得心酸?
他把目光转回来,不再看殿角那边,耳边却又听见有人议论“宋县令”“宋公子”。
他年纪渐长,耳力不如从前,时没分辨出是谁在提宋家父子,连忙转目看过去,却是都察院两位几位御史、给事中正议论着近日新出
部诸宫调。
词句也还罢,比不上《董西厢》,但曲中深情动人之处却胜过别
戏许多。而且其内容是据实事改写,写
是福建
位宋县令在治水时发现地方豪强残害百姓,从此入手清查隐田隐户,最后请
下县巡察
巡按御史黄大人做主,将恶人绳之以法
故事。
那位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黄大人,可不就是他们熟识
那位黄御史?
年前御史和给事中们收着福建寄来书信,里面还附有黄御史记武平县修治溪水
碑文,可见此事从头到尾都有实事,并非唱曲人随口编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