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井旁地面却什都没有,那
尸体是死后才被人扔到这里
?”
正是。所以需要细察周围是否有脚印、车辙之类痕迹。
“方才检肉尸时检到脊背、两臀,两胳膊、两
颜色不同
土块……两人带着差役细细搜检证物,提都没提那位徐才子半个字,而是说着方才那具尸体上呈现
状况。
宋时自打他爹在广西任职时就管着衙门事物,桓家人说他把持讼诉,倒也不是假。县里刑名方面就有
项特别
工作,就是验尸——实际县务中叫检肉尸,然后填尸格,这是结案时必须附在卷宗后
,没有这些,那案子在上司手里就不算破。
虽然般县令都是叫仵作验尸,首领官查验,自己拿着填好
单子看看就行,可到宋时这里,却要亲力亲为,不敢全听下面
——
毕竟衙门小吏没什节操,只要钱给到位,那些仵作是敢隐瞒真正死因,甚至制造出符合结案需要
伤口
。这时代又没有照相机保存证据,验尸单上填什
就是什
,过几年尸骨都烂
,
桩血案便死无对证。
尸体、凶器、证词……都要齐全,才叫破案。
宋时前世是看部《大宋提刑官》、两部《法医宋慈》、三部《少包》
人,既有激情又有技术,
直战斗在县里破案
第
线,验尸经验十分圆熟。桓凌上任以来多是处理各府送上来
文书,亲自追查案件还是头
回,更是第
回见着尸体,其实也十分不适。只是他生性隐忍,又有个心上人在眼前,不愿意露出恐惧之态,强忍着没吐出来,还逼着自己上前跟着看
尸身。
好在宋时预先准备竹炭口罩、羊肠手套、小羊皮套袖等防护用品,都给他穿戴上,也算是给
他
些安全感,让他能撑过第
次
冲击,没当场吐出来。
直到尸体入棺,他才能将那情景抛诸脑后,专心听师弟分析案情。
“福建天气湿热,尸体腐化得快,按尸斑、角膜混浊
情况看来,尸体死亡应在两天内。这两天内汀州府也没降什
雨,抛尸地在
片荒山脚下,平素经过
人少,容易留下证据。而最容易留下线索
地方就是他们抛尸
井边……”
那尸身有五六处刀口,伤口平滑,有几处刺伤深达尺许,宽度却窄,从刀口看来倒像是剔骨尖刀捅出来。喉间有
处斜斜向锁骨划下去
刀伤,刀口翻卷,力道先重后轻,定是伤者被袭中咽喉之后作
挣扎,又被人连续划伤、捅伤。如果是刚刚杀人就抛尸,井旁地面必会有喷溅血迹、有踩在血迹上
脚印或为
掩盖血迹而挖土掩埋
不正常痕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