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最终目
是忘掉自己
道元禅师说过:“研究佛法是为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
忘掉自己。”当你执著于你真实本性
时性
表现时,那
谈谈
所以,在禅堂中找出你生命意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你生命
意义。你来禅修,就是为
找出生命
意义。
就只是起床,打坐,叩头
当在日本
永平寺修行时,寺中
每个人都只做他该做
事。该起床时起床,该打坐时打坐,该向佛陀叩头时叩头,就这样而已。
修行时们并不觉得有什
特别,
们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过僧院生活。对
们来说,僧院生活就是平常生活,倒是那些从城市来上香
人才是不平常
人。看到他们,
们心里会想:“啊,来
些特别
人呢!”
但每次离开永平寺段时间后,再回到寺里,
感受却又不同
。
会听到各种修行
声音(撞钟声、诵经声等等),并因而深受感动。泪水从
眼睛、鼻子、嘴巴流出来。所以说,只有从寺外来
人才会感受到寺院
修行气氛,身在其中
人实际上是不知不觉
。
想,这个道理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通用
。比如说,在冬日,
们听到风吹松树
声音,看到松树在风中摇摆
样子,
们并不会有什
感觉,然而却有人会触景生情而写出
首诗。
做自己该做事
所以,你对佛法有没有感觉并不是重点,你对佛法感觉是好是坏也无关紧要,佛法无关乎好与坏。们只是做
们该做
事,这就是佛法。当然,有时候,某些激励是必要
,但激励只是激励,并非修行
真正目
,它只是
帖药。当
们感到泄气,就用得着药物,而当
们精神昂扬,就用不着任何药物。不应该把药物与食物混为
谈,有时候,药物是需要用到
,但不应该把它当成食物。
因此,在临济禅师所说四种教法中,最上乘
种是不给弟子任何说明,也不给他任何激励。如果
们把自己想成是身体,那佛法就好比是衣服。有时
们会谈衣服,有时会谈自己
身体,但不管是衣服还是身体,那都不是
们自己。所以,谈论自己无妨,但实际上并没有必要这
做。
在开口前,们早已把那无所不包
大存在给表现
出来。所以,谈论
们自己
目
只是为
纠正误解,让
们不会执著于大活动
任何特定
、
时性
色或是相。
们只要去谈论自己
身体是什
,以及
们
活动是什
,
们就不会对两者有所误解。因此,谈论
们自己
目
,实际上是为
忘掉
们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