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中诧异地望向友人,只见刘声伯浅浅笑。
“你虽不好无益之流血,但是更不愿屈就降伏。如果真如所言,那
惟有
逃,别无他法。”
刘声伯声调平静和缓,却深刻地传入
陈宜中
肺腑之中。
“逃走吗……”
他喃喃自语。如果真无其他方法,这也不失为策。然而,
旦做出这样
事情,定会受到嘲笑吧。由宋到元,直到后世。
批判。丁大全为夺取地位陷人于罪、贪图儿媳美色而强行占为已有等等行为,于公于私看来都是极为恶名昭彰之人。
在太学之中,有六名学生对于丁大全之抨击尤其激烈,因此遭到丁大全之逮捕,并且处以流放之刑。陈宜中和刘声伯就是这六人之中两人。当这六个人以带罪之身离开临安府时,群众纷纷对其投以掌声和欢呼。由于丁大全是个风评极差
权贵,因此敢正面予以批判
这六人,简直有如英雄般受到尊敬。
三年之后,丁大全失势。取而代之正是贾似道。政治手腕远比丁大全来得高明巧妙
贾似道,赦免
“六君子”,并且将他们召回临安,同时还拔擢
其中最优秀
陈宜中。
从表面上看来,贾似道可说是陈宜中之大恩人。然而贾似道私心,在陈宜
眼里却是
清二楚。他只不过是在利用“六君子”
人气罢
。因此陈宜中对于贾似道从不感恩,甚至在他失势之时也没有半点同情……
“明明知道会给你添麻烦,但是惟有你这地方才能让人感到放松,因此不知不觉地就朝这里来。”
陈宜中叹口气。他顿悟到自己思考之缺陷所在。他经常在找寻最佳
方法。这点虽然没什
不好,但是他却没办法靠自己之力想出方法,因而总是在寻求他人之意见。
应该还有其他更好办法吧!
想到此,他便无法当机立断,并且陷入不厌其烦
思考当中,而事态也往往就这
地给延误
。所谓“优柔寡断”、“袖手旁观”等等成语,简直是为陈宜中所特别创设
样。
其实他从前性格并不是这
优柔寡断,他自己也如此认
被接待至书房之后,陈宜中对着刘声伯这说道。这是他
真心话。不论是宫中还是丞相府,陈宜中根本没有
个能够谈心之对象,只能任由情绪低落无法排解。
刘声伯由于病弱之故,而与显达无缘,因此身份远比陈宜中要低微许多,然而两个家族之往来却持续
二十年之久。
陈宜中叨叨絮絮地诉说自己立场与苦楚,听完之后刘声伯轻声地回答道:
“那,逃走如何?”
“逃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