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宋代主客户与唐时不同。不再是按照本地土著和外来移民来区分,而是根据有无常产,也就是田地和房宅来划分。家有田宅者是主户
但所用纸页却甚为粗糙,书页边缘裁剪得也不平齐。很明显韩冈制书
手艺并不过关。而
摞摞堆积书桌和书架上
书卷,不仅仅是贺方方才所读那本《论语》才制作得如此粗糙,其中大约有
多半都是书写整齐、制作粗糙
韩记出品。
贺方并不怀疑这些手抄本出处,
个十六七岁
少年离家远行,寄寓在城外
破败庙观中。白天入城求学,夜中则就着残烛月光,奋笔抄写从同窗学友处借来
珍贵书籍,无分寒暑,不知节庆。这
幕幕
辛苦笔耕
记忆仍清晰至今存留在韩冈
脑海内,而为贺方所继承。
韩冈毅力和耐性,贺方有点惊讶,但算不上佩服。大概跟自己高中时
努力程度差不多。都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没有
日辍笔。
“十年寒窗已过,可惜没能等到金榜题名时候……但就算苦读十年,能中进士
机会,也不过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还没扩招
大学还难考千百倍,这笔投资还真
不合算。”
承平百多年,拥有两千余万户口,贺方估计差不多应该有
亿子民
大国,如今是每三年才录取三百余名进士,平均
年只有
百。
而且进士科取士向来是东南多,西北少。福建、两浙军州,
科出十几个进士都不稀奇,甚至
个世家大族,
科出
五六个进士
事也是实实在在发生过
。
而陕西路二十多军州,哪
科进士加起来能超过五个,都算是大丰收。连续十几科都没
个进士出头,在西北
军州更是常见。至少在韩冈留给贺方
记忆中,好像从没有听说这二三十年来秦州有哪位士子得中进士【注5】。
五六百万人口陕西路,每科进士都是个位数,平均到
年中,不到百万分之
比例让人想想就感到绝望。
读书、进学、参科举、中进士,是贺方这具躯壳原主人十年来
唯
追求。但希望如此渺茫,投入回报如此之低,让贺方对科举完全没有任何兴趣。他现在心中都在转着该怎
利用自己拥有
知识——就像造烈酒、肥皂、玻璃之类——在这个世界攫取地位和财富
念头。
注1:宋代田宅买卖分为两种形式,
种称为典卖,即田宅卖出后,卖主有赎回
权力,而买家无权拒绝,相当于使用权同时转移
抵押贷款。
种是断卖,也称绝卖,卖家无权赎回。理所当然
,典卖
价格和断卖
价格有不小
差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