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时才多大?”公孙越失笑道。“怎可能知道这些事情?”
“越兄也不比大多少!”刘备愤然反讽道。“
不记得你就记得
吗?”
“自然记得。”公孙越昂然答道。“你出身小门小户,
却是出自公孙氏。
还记得那次还只是前
年大旱时,族中就在婶娘
力劝之下兴修沟渠,引滦水浇灌令支左右田地,使得当年仍有不少收获。而等到第二年蝗灾,
们本地并没有起蝗虫,倒是从右北平那边飞过来
群,然后又是
婶娘告诫
族中,最后族中引人列队扑杀,甚至还教人食蝗……”
“食蝗?”刘备面露骇然。
“也记得此事!”韩当也突然插嘴。“当日令支城中,每家都分
好几斤蝗虫,虽然只吃
几日,但那味道确实难忘……不过,食蝗总比食人强,好像就是在吃蝗虫
时候,听人讲到你们涿郡,据说你们那里已经有饥民开始食人
,然后又过
两月,到
秋季,渔阳那里又有返乡失地
流民造反,郡中还发援军讨伐。”
七月盛暑,天气燥热。
原本应该热闹非凡洛阳东南郊官道上,如今竟然
片萧瑟。
这倒不是说路上达官贵人少
,而是说仅靠达官贵人是支撑不起‘热闹’二字
。须知道,这是个农业社会,所以哪怕是京师洛阳郊外,如果路边
良田里没有农人劳作,如果路上没有穿着朴素
农妇端着瓦罐去送饭,那也
定会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而如果说,目中所及所有农民都只能枯坐在光秃秃
树下唉声叹气,那就不只是不对劲
问题
。
“蝗灾啊!”不要说其他人,就连刚刚订婚吕范也是连连摇头。“幸亏是在洛阳。”
“这便是那‘幸亏’
意思
。”吕范趁势摇头道。“令支那边乃是珣
“子衡兄这话怎讲?”
旁
刘备茫然不解。“不管哪里有蝗灾都不好吧?
还记得前些年,河北先是大旱,然后又大蝗。那个场景,
虽然年幼,但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
……你们不晓得,
们家门口有个大桑树,根本不知道是多少年
老树,
夜之间就被啃得干干净净……”
“然后呢?”吕范追问道。“桑树被啃净之后呢?”
“之后自然是那桑树又长出新芽,并活下来!”刘备感慨道。“
们乡人都说,那棵长在
家门前
桑树有神异,高五丈不说,枝叶繁盛
时候,远远望去如同车盖
般……”
“不是问你桑树。”吕范无语至极。“是问你蝗灾之后可有盗匪?可有流民?可有大户侵夺中产之家?可有民变?”
刘备面露茫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