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师,如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那刘师迟早要位列三公。为什
呢?
来自然是家世,他祖上就以家传
《韩诗》做过三公之位;二来,还不是因为他本人做过帝师?可说到帝师,当日朝廷为陛下选拔三位帝师时,如果不从中枢世家中选,难道还能从在野
古文派大儒中选?老师,古文今文之争,非在学术,实在是朝廷高位之争,您
定要慎重!”
“可并未有斥退今文
想法。”卢植表情淡然,但俨然已经认可公孙珣
说法。“
所上书
,只是求将古文列为官学而已,或者说,只是为古文求
席之地罢
。再说
,如今古文大势所趋,想来朝廷诸公也不会宥于出身而无视吧?”
“恕学生无礼。”公孙珣鼓起勇气继续道。“老师如此想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罢!对这些宛洛今文世家而言,高官显位乃是家族延续
依仗,就算是半个也不舍
让出去
,何况是朝着大半个关东
人才开口子?”
“如果照你所言。”卢植正色反问道。“朝廷中枢诸公没有半点让步意思,那
个古文派名儒,怎
就被征召为
博士呢?”
“老师。”公孙珣忽然忍不住笑。“敢问您是为何,又是何时被征召入朝
?”
“是在建宁元年,也就是今上登基那年上书大将军窦武,劝他不要滥爵,因而为朝廷诸公所知
。”卢植不假颜色地答道。“至于被征召为博士,则是建宁二年
事情
……”
“而这中间恰好发生九月政变,大将军窦武被杀,宦官独大!”公孙珣毫不客气
接口道。“
在洛阳与本地士人交游时,听他们讲过,当时宛洛之间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接着二次党锢,大狱兴起,又人人自危!老师,当时朝廷诸公连自己
性命都要保不住
,又哪里还会想什
官位?这时候他们想起在地方上势力强大
古文派大儒,不是为
别
,实在是缺少替他们顶刀子
人!此时做个样子,临时拉拢
下又何妨?再说
,老师出身涿郡范阳,与当今圣上出身
河间国相距不过数十里,勉强算是陛下乡人,把老师召入朝廷,陛下想来也会高兴
,宦官们既不好拦,也不好下手……所谓
举多得,可如今呢?”
“如今又如何?”卢植面无表情质问
句。
“如今圣上已经亲政,”公孙珣此时已经鼓足勇气,所以完全无视掉
对方
态度。“宦官与士人之间
局势也已经算是勉强稳定,那朝廷诸公恐怕就用不到老师和山东河北
诸位
吧?既然用不到
,又怎
会愿意继续施舍官位呢?”
“朝廷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