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叹息声,神情有些萧索道:“老夫为宦
生,如今致仕,就要归乡。不惧权势尽失,不惧俸禄全无,只心痛后继无人啊!”
李儒也面色沉重道:“往日里看着,都是温润贤良,知礼懂事,谁知到底在名利前,露出本性。”
宋岩自然知道二人在说谁,不动声色看
眼面色平静
贾琮,他呵呵
笑,道:“润琴、寿衡,言重
。文则、子敬二人到底尚幼,初逢大变,难免心神失衡。再者,也是在为你二位鸣不平,孝心可嘉。
但说到底,他们还是矮贾琮
辈。
其实不止他们矮辈,这世上有太多读书人,官场上
士人,都要比贾琮矮
辈。
原因很简单,宋岩辈分着实太高。
这些年带出来徒子徒孙无数,而他
门生们,都是贾琮正经
师兄。
这些门生这些年也都已长成大树,门下又有无数门生。
再加上之前那阙《赠杏花娘》,若非贾琮年纪还小,那他完全已经可以借此名声,在平康坊里欢度余生,还是免费
……
如今平康坊七十二家青楼,哪家花魁若是不会唱“人生若只如初见”,简直羞于见人。
今日起,又要多两首。
成就这般大
名声,然而“鼓动人”却被罚跪。
真是好气啊……
布政坊,尚书府。
宋家前书房。
两个年轻人跪在门前月台上,大眼瞪小眼,满面羞愧,也尽是无奈。
方才从曲江池回来后,李儒、曹永陪宋岩回到尚书府,入书房前,二人异口同声命自己孙子跪下。
也没说个缘由……
如此算来,尊贾琮声“小师叔”者,简直不计其数。
就是喊其“师叔祖”者,也绝不会少。
所以,两人此刻渐渐明悟过来,今日他们做件何样
蠢事……
……
书房内。
更气是,贾琮在那阙《定风波·四月二十日》中,将他们记录在内,还是以“丑角儿”出现。
这样好词,用膝盖想也能传诸四海,甚至还能流传后代。
如此,天下人皆知他们狼狈,独贾家那三小儿得意,太可恨!
只是,不管气也好恨也罢,他们也只能忍着。
虽然当初初见时,贾琮为避免尴尬,主动提出他们不用和宋华起称呼他为师叔,平辈论交。
可气是,贾琮小儿竟陪着三位老人
起进
书房。
好歹宋华也进去,不然二人只会更郁闷。
当然,对于被罚跪之由,两人也不是全无猜测。
只是越是想此因果,反倒愈发郁闷……
毫无疑问,自今日之后,二阙词出,贾琮在士林中
名声只会如日中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