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九七六年
四月到六月,翻译
芥川龙之介
十
个短篇,
九七六年是怎样
年头,四月又是什
日子,这是大家都知道
。天快要亮
时候,夜照例是特别黑暗而寒冷
。那是
承蒙“姑念老弱”,特别照顾,从接受“再教育”实在同劳改差不离
干校回家已快三年,这三年就整整念
三年书。本来回到破败
老家,书本大半散失,早已“书空咄咄”,总算马列主义
经典著作没动,
就拼老命地啃起《资本论》来,可怜连笔记也做不好,只会抄摘片段,自以为已经懂
,实际还是半懂不懂。
个弄惯笔墨
人,光念书,不动笔,就好像
天没干活,晚上上床,觉得“虚靡太仓粟”,有点对不起人民
“小米”。有少数跟
划不清界限,有时还来走走
朋友,见
闲着没事,都劝
写些回忆,可是
头上“帽子”,背上“包袱”,家人子孙,全都受累,无碑可立,无悔可忏,
就是
个字也写不出来。鲁迅先生说过,不能创作,那就翻译。翻译也算
老行业,可是外文书早已空空,不是被人当作封资修
罪状搬运
空,就是被自己家人论斤计两卖给收旧货
到造纸厂做纸浆去
。开始,好容易借到
部六卷有注解
《万叶集》,
狠
狠心,想弄通这部日本
国宝,古代诗歌
综集,可整整啃
大半年,全书四千五百多首,好容易才译出
七八十首,不但应该知难而退,而且兴趣也不大
。想想到底还是对近代文学熟悉
点,从友人黄源兄借到
本《芥川龙之介集》,读来深有兴趣,便动手译起芥川
短篇来。
芥川龙之介(八九二年——
九二七年)这位日本近代文学中
短命
“鬼才”,
向有点喜欢,旧友重逢,特别亲切。他是
位才华洋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气品高迈,文字清丽,在艺术琢磨上颇有功力
作家。他在极短促
创作生涯中,为日本文学留下
笔极可贵
财产,
百四十多篇作品,除少数中篇,全部都是短篇。在他创作
初期、中期,写过许多历史短篇,其题材
新奇,构思
精深,确在日本文学中别具
格,当时即受读者
爱好和文学前辈
知遇,至今还是广泛流传,万众传诵,用他
版税,设立
年
度
“芥川奖”,送出
许多文学新人。
他于九
四年与友人共同创办《新思潮》文艺刊物,发表处女作《老年》,次年又在《帝国文学》上发表
《鬼脸儿》和《罗生门》二作,就受到文坛有识者
注目,成为当时
代大家夏目漱石
门下,受到漱石
赏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