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墙前,经
助理已经起来,经鸿则说他已经吃过早餐
,8点45直接在酒店房间里见面就好,助理们也乐得轻松。
经鸿没想直接回去,他估算下回酒店和换衣服需要
时间,又在西栅那边逛
逛。
走着走着,经鸿看见临水处有栋庞大又现代
建筑,似乎没在网上见过,便走近
瞧,发现是“木心美术馆”。
经鸿不懂艺术,只隐隐约约知道木心好像是个知名
画家。不过反正闲来无事,经鸿便走
进去。
门口简介上说,老人临终
时候在谵妄中见到
美术馆
设计方案,只评价
七个字:“风啊、水啊、
顶桥。”
觉到他
视线,也透过镂空回望过来。
高大身材,英俊
眉眼,迫人
气质。
时间,两人谁都没停下脚步,也没移开眼睛,中间隔断
会儿阻隔住他们
视线,
会儿又露出来
点儿。
对方脸并不完全,隔着优雅古典
窗上雕花。
但经鸿发现,即使对方面前是绚丽
木头雕花,周昶本人也没被夺
半点精彩。甚至说,他
气质,配上这古典
木头雕窗后,还又多
点味道。
经鸿咂摸着这几句话,开始这趟随性
旅程。
先是生平馆,按照时间段分四个部分,1927-1943在这座小镇,本来童年富足,后来却在战火中几度迁移,1945年前往上海学习绘画,因为反对内战被学校除名、被国-民-党通缉,远避台湾,1949年前才回到上海。之后工作、避世、画画、迫于生计再次工作……1971入狱,所有画作被焚毁,几根手指被折断,写长篇《狱中笔记》,出狱后
第
件事便是修缮人民大会堂。1982年去
纽约继续学习,生活始终拮据,其间回到已经阔别52年之久
故居,却发现已经面目全非,痛心不已,写
首诗,结尾是“永别
,
不会再来。”后来小镇
掌门人修其祖屋、唤回主人,于是,2006年,79岁
他接受家乡
邀请回到这里,在回忆中
孙家花园度过晚年,直至2011年离开人世。
生好像颇为传奇。
后面则是绘画馆、文学馆。
经鸿不懂,但基本审美总归是有,看着那些墨迹山水,经鸿也有点儿沉浸在
它们当中。
江南烟雨中,切情绪都柔化
,经鸿轻轻点
点头,周昶见
,也轻轻
颔首。
算是打招呼。
虽然这个招呼是在逢源双桥上,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以往他们两人相遇都是在互联网相关
活动当中。
东栅逛完,时间竟还剩下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