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上小国也纷纷站队,塞尔维亚更是全国动员,连国王都亲自上
前线,对于这个欧洲小国来说,没有第二种选择,唯
能做
,就是牢牢抱住沙俄
大腿,然后豁出去
同奥匈帝国拼命。
八月二日,按照施里芬伯爵在几年前就制定好作战计划,德国
军队入侵
欧洲小国卢森堡。此时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自作聪明
对施里芬计划作出
修改,放弃
部分低地国家,并削弱
右翼
力量,给德国输掉整场战争埋下
隐患。不过这并不妨碍德国在八月三日向法国宣战,经过普法战争,两国之间
直彼此看不顺眼,早晚都要再打
场,不只是德国,法国也
直想抢回被德国割走
阿尔萨斯和洛林,除
战争,没其他解决办法。
八月四日,德国入侵中立国家比利时,猛攻比利时烈日要塞。
八月初,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片硝烟弥漫,充满
火药味。
沙皇俄国不顾德国威胁,以支持并保护塞尔维亚为借口进行全国总动员。德皇威廉二世遵守
他对奥匈帝国
承诺,开始动员军队并于八月
日向沙皇俄国宣战。
作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在世界争夺殖民地
脚步
直落后于英法等国,从德皇威廉二世到容克贵族,再到德国普通民众,
致认为这与德国强大
工业和军事实力极不相称。
德国拥有欧洲第工业体系,却没有足够
原料产地和市场。为
发展,德国需要向外扩张,
同时,为争夺欧洲陆地和海上
霸权,德国必须要击败老牌对手法国和隔海相望
大不列颠。在俾斯麦时期,德国曾同俄国结盟,但因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
利益发生冲突,威廉二世放弃
同沙皇俄国
盟友关系,选择共同奉行大德意志主义
奥匈帝国作为盟友。再加上邻国意大利,结成
欧洲大陆上
三国同盟。
德国威廉二世在同盟结成之后曾说过,“意大利加入同盟动机不纯。”
事实证明,威廉二世虽然时常头脑发热,但他对意大利评价却相当有见地。
当德国和奥匈帝国与协约国打得不可开交,你死活时,意大利选择在
旁围观,围观到中途,干脆改换门庭,投向
协约国
怀抱,反过来插
自己
盟友两刀。
对于这样意大利,为何希特勒会继续选择同他结盟,只因为地域上
关系?实在令人费解。
不过,特立独行并不只是意大利,协约国内部也有反骨仔,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被沙皇俄国出卖
保加利亚,出于对俄国和邻国塞尔维亚
愤怒,加入
同盟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