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文章虽写得好,但不善于言谈,贫苦人家出身,圣驾跟前自然不像谢毓那般收放自如,谈论中也是应和谢毓时候多,不过当沈映单独问他想法
时候,刘协说出来话也颇有些见地,可见是个胸中有丘壑之人。
聊上午,沈映心里对榜眼、探花已经有
大致印象,都还比较满意。
朝廷需要谢毓这样才高气傲人才,当然也需要刘协这种老实本分
臣子。
聊得差不多,沈映摆
摆手,道:“好
,聊得也有些时辰
,虽然今科出
舞弊案,但榜眼郎和探花郎还是深得朕心,其他人暂且不论,朕会命吏部先授你们翰林院编修
职,从明日起,你们二人就进翰林院当值吧。”
本朝有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入翰林就等于有
位极人臣
机会。
门口闹天,直到晚上才散去,第二日清早又自发地聚集过去继续闹,害杜谦仁出入都只能和下人们
起走后门,堂堂太师,内阁首辅,实在憋屈。
五城兵马司人倒是来过
趟,但面对
都是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文弱书生,各个还都有功名在身,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过。
更别说后面皇帝还发旨意下来,说士子们因为科举舞弊案心里有怨气乃是常理,下令在案件审查清楚之前,五城兵马司对闹事士子只能疏导劝解,切不可动武伤人。
好嘛,这下等于连皇帝都默许士子们闹事,直接人手
道免死金牌,五城兵马司更是管不
,干脆就放任他们去杜府门口闹去,反正都是
些手无缚鸡之力书生,也不怕他们闹翻天。
因为科考闹出舞弊案,连累这批新科进士授官也被耽搁。
沈映单独给谢毓和刘协二人授官,也是想让其他朝中摇摆不定大臣们知道,效忠他这个皇帝,也能平步青云。
果然谢毓和刘协听完后脸上俱是副喜不自胜
表情,连忙磕头谢恩。
沈映看着两
为平息闹事士子
愤怒,皇帝这日早上宣
榜眼和探花入宫觐见,商量应对之策。
三人谈足足有两个时辰,谈话
过程中沈映就发现
,古来能进士及第
,绝非等闲之辈。
谢毓自不必说,出身清贵,才学气度皆是不凡,侃侃而谈间出口成章,深入浅出,让沈映真正有种听君席话,胜读十年书
感觉。
相比谢毓,出身寒门榜眼郎刘协在谈吐上就要逊色不少,当然,这也和家世有关。
刘协已年近三十,家中贫寒,全靠老母贤妻给人做针线活来支撑他科考之路,会试考三次才得以高中,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