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西日报》二十四年九月日至九月三十日
有人问道:“你这丛话,你说内容包含厚黑史观、厚黑哲理、厚黑学之应用、厚黑学辩证法及厚黑学发明史,共五部分,你不把他分类写出,则研究这门学问人,岂不目迷五色吗?,岂不是故意使他们多费些精神吗?”
说:“要想研究这种专门学问,当然要用心专研,中国
十三经和二十四史,泛泛读去,岂不是目迷五色,纷乱无章吗?而真正之学者,就从这纷乱无章之中寻出头绪来。如果惮于用心,就不必操这门学问。
只揭出原则和大纲,有志斯道者,第
步加以阅发,第二步加以编纂,使之成为教科书,此道就大行
。所以分门别类,挨
挨二地讲,乃是及门弟子和私淑弟子
任务,不是
任务。”
从前刊
本《宗吾臆谈》。内面
篇目:(1)厚黑学;(2)
对于圣人之怀疑;(3)心理与力学;(4)解决社会问题之
见;(5)考试制之商榷。后来
把“解决社会问题之
见”扩大成为
单行本,曰《社会问题之商榷》,这是业已付
印
。近来
又做有
本《中国学术之趋势》,已脱稿,尚未发布。这几种作品,在
思想上是
个系统,是建筑在厚黑哲理上,但每篇文字独立写去,看不出连贯性。因把他拆散来,在丛话中混合写去,
则见得各种说法互相发明,二则谈心理、谈学术是很沉闷
,
把他夹在厚黑学中,正论谐语错杂而出,阅者才不至枯燥无味。
心中有种种见解,不知究竟对与不对,特写出来,请阅者指驳,指驳越严,
越是欢迎。
重在解释
心中
疑团,并不是想独创异说。诸君有指驳
文字,就在报上发表,
总是细细
研究,认为指驳得对
,自己修改
即是,认为不对,
也不回辩,免至成为打笔墨官司,有失研究学问
态度。
是主张思想独立
人,
心坎上,绝不受任何人
压抑,同时
也尊重他人思想之独立,所以驳诘
文字,不能回辩。
倡
厚黑史观和厚黑哲理,倘被人推翻,
就把这厚黑教主让他充当,拜在他门下称弟子。何以故?服从真理故。
宇宙真理,明明摆在
们面前,
们自己可以直接去研究,无须请人替
研究。古今
哲学家,乃是
和真理中间
介绍人,他们所介绍
有无错误,不可得知,应该离开
他们
说法,直接去研究
番。有个朋友,读
所作
文字,说道:“这些问题,东西洋哲学家讨论
很多,未见你引用,并且学术上
专名词你也少用,可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