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您和尊夫人自家过节?按口味挑吧,再加上两个牛郎织女。”沈韶光笑呵呵地帮顾客们配点心盒子。这活儿阿圆帮不她,只能自己来。
最后个要跟娘子过甜蜜七夕节
郎君听
沈韶光
话,脸微微发红,付
订金,微施
礼,走
出去。
沈韶光扭扭脖子,龇牙咧嘴活动面部肌肉,“卖笑”真是个力气活。
阿圆收拾那摞纸张作坊送来
点心盒子,“小娘子,这盒子也太贵
。又不能吃又不能喝
。”
“没它不行。”沈韶光展开个盒子放花糕进去,这盒子结实有余,精致不足,凑合使吧。
节前好几天,沈韶光就把七夕节花糕广告牌子摆
出去。
其实此时七夕还没有成型应节吃食,晚间乞巧多用瓜果,也有加糕点
,有人家要吃罗睺罗饭。所谓“罗睺罗”,据说是释迦牟尼佛之子,至于为何与七月七联系在
起,便不得而知
。大多数人家祭
还是“牛郎织女”。
沈韶光觉得既“祈巧”,花巧漂亮糕点当然要比瓜果梨桃合适,故而推出
“七夕花糕系列”。
花糕广告牌子是用木板钉,上面贴着广告画,画面中心是工笔点心花糕拼盘,豌豆黄、艾窝窝、山楂糕、冰皮花糕,红
、粉
、绿
、黄
,白
,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旁边题“七夕花糕”
名字,并两句广告词,“色香味形俱美,自用馈赠皆宜”,很是简明好懂。
本朝这吃食包装实在有点太简陋,不说比盛化妆品碧镂象牙筒、雕花白玉盒子,盛香料
各种金银器,盛绸缎
檀木盒子,便是亲戚行业——卖酒
,也比不上,人家还用个白瓷瓶青瓷罐呢。
卖吃食,大多没有包装,实在不好拿
,草绳
捆,“您拿好”……沈韶光用纸
又做样品摆在盒子里,放在店内显眼位置上,既现卖,也接受预订。
沈韶光确实更适合当厨子,而不是画家,本来看见广告画只是好奇,见
这样品也心动
。
个个小点心,不过寸许,也有花朵形状
,也有印字
,也有游鱼灵龟
,有
粉团软糯,有
冰亮嫩滑,有
酥脆蓬松,又颜色各异,整整齐齐地摆在纸盒子里,这如何让人舍得吃它?
“您送什人?做官
……福禄寿喜
套
定要有,若是文官,便再加上梅兰竹菊,读书人讲究个君子气节,好喜这些,再加上两个应景
罗睺罗,十个凑
盒子,也算体面
。”
“夫人们吃糕话,来
套花朵
,都是甜口,颜色也娇嫩。劝您再加上几个小鱼、小龟
,夫人们身边有孩子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