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率重兵深入蒙古草原纵深地带,消灭蒙古军有生力量,使之不能威胁明朝。此外,北京是成祖赖以起家
根据地,政治上比较可靠,选此为都也比较安全。
不过,作为统王朝
首都,北京并不是理想
选择。首先,它偏在中原边缘地带,与四川盆地、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相距遥远自不必说,即使与北方
昔日政治中心所在地区也有相当
里程,这在古代交通状况不便
情况下不利于控制全国。何况北京所在地区物质基础有限,没有能力满足统治阶级和大量非生产人口
消费需要,漕粮和物资仍主要依赖长江流域,靠京杭大运河长途运输,极大地加重
人民负担。其次,北京与强悍
周边民族为邻,建都于此等于天子守边境,首都作要塞。北京虽然西、北两边有燕山可资防守,但东、南两面是大平原,无险可依,周边民族
骑兵
旦突破燕山和长城防线,即进入坦荡
大平原,数小时即可兵抵京郊。如果中原王朝国家力量强盛、周边民族政权力量衰微时,北京
安全不会有太大
问题,但国家力量衰微或者处于动乱之中而周边民族政权力量强大时,要保证首都
安全就相当困难。明中期蒙古草原
游牧民族政权曾数度突破长城,兵临京郊,甚至明英宗也沦为俘虏;明末清朝军队进入山海关不久即攻占北京,便是证明。
南京位于富饶长江下游,所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市区三面环山,
面临江,易于防守,并较其他长江下游
城市离华北最近,向为南方割据政权
主要建都之地。不过,与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相比,南京
地理位置相对偏南
些,建都南京有利于南方开发,但却不便于控制始终作为中国政治漩涡
华北,也不便于加强与周边地区
联系。因此,明代以前,南京在
国政治舞台上发挥较大作用
时期,基本上是在中国处于战乱纷纷,陷于分裂
特殊年代,
旦全国统
,“金陵王气黯然收”,“玉树歌残王气终”,南京在全国政治中
地位便大为降低。
公元1365年,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渡过长江,占领南京。以后,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地,发展自己力量,西征北伐,统
长江中下游,最后统
全中国。南京之所以被朱元璋选为明朝首都,首先因为这里是他赖以起家
根据地,他在此经营多年,建立
深厚
政治基础,开国后容易稳住局势。其次,南京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定都南京,不需长途运输,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都城
粮食和消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