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策多次解南京之围。而这
次安庆之战,湘军在巨蟒缠人式
攻城法基础上,又创造
“围城打援”
战法。
所谓“围城打援”,就是用支军队围困住城市,同时安排多支军队在城外要路上阻击援兵。围城
主要目
从拿下城池变成吸引援兵,然后通过打援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就跳出
过去以
城
地得失为胜负标准
旧
战争观念。
明确提出这概念
是胡林翼。他认为湘军攻打安庆,不光是为
收复这个旧省城,更是为
吸引太平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所以他在给湖北湘军统帅多隆阿
信中说:“今天下之大局,不以得城为喜,而以破援贼为功。盖发逆自粤西起事以来,每以坚城坚垒牵缀
兵,而转于无兵及兵弱之处狡焉思逞。故贼日见其多,兵日见其少;贼处乎有余,而
转处于不足。善乎!李左车戒韩信之言曰:‘顿兵城下,情见势绌。’实为古今不易之论。”(39)也就是说,战争
目
,不在于
城
地
得失,而在于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太平军起兵以来,经常用
两个城市吸引清方大量军队围攻,他们转而在清方兵力不足
地方得手。故“用军之道,全军旅为上策,得土地次之;杀贼为上策,破援贼为大功,得城池次之”(40)。
曾国藩对胡林冀这
计划双手赞成。因为这
战不仅要夺取安庆,打开进攻南京
大门,更要力求歼灭太平军主力陈玉成部,从而解决战争
胜负问题。所以湘军兵力
分为多,以
支围城,多支打援。
但问题是,谁来围城,谁来打援呢?显而易见,大家更愿意承担围城任务。因为围城打援,任务最重、压力最大是打援者。打援部队需要通过
次又
次
硬仗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所处境地最危险,面临
战斗也最激烈,但是最后论功行赏
时候,人们记住
往往是直接拿下城池
队伍。
曾国藩和胡林翼左右权衡,决定让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围城,让胡林翼署下
湖北湘军多隆阿等打援。曾国藩这
安排,主要是让弟弟通过这
战成名。
曾国荃比曾国藩小十三岁,在族中大排行是第九,字沅甫,所以曾国藩在家书中常称他为“九弟”“沅弟”。曾国藩曾经写过句诗来评价他,“屈指老沅真白眉”。这句诗典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汉代马家兄弟五人,唯白眉马良最为出色。可见曾国藩对这个弟弟
器重。曾国荃为人好强,用湖南话说,吃得苦、霸得蛮,做事
条道走到黑。曾国荃从军后,曾国藩从各个方面对他加以提携帮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