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罗马人观念中,灵魂犹如飘忽
影像,不具实体,甚至连思考和说话
功能都没有,无力干涉生者
世界。而且,死者
旦获得埋葬或火化,其灵魂即可渡过阴河,进入
去不复返之乡,从此断
还阳
归路。因而,古希腊人对已经安葬,尤其是已经火化
死者
灵魂并没有畏惧感,很少有鬼魂上门造访
故事。”[34]
在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当中,血缘纽带也以其他不同方式早早地被割断
。比如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也很早就从血缘酋邦时代进入分层社会,推动这
变化
主要因素之
是商业。而商业在两河流域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两河流域
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当不同。
“古代苏美尔位于两河之间……每座城市及其卫星城镇都被沙漠和其他
城市分离开来。……苏美尔几乎没有石头或金属,除
棕榈、柽柳、柳树和白杨这些并不太好
建材之外,几乎没有木材。铜、石头和建筑木材,如果需要
话,也只能通过同北部上游
贸易而获得。”[35]
因此,苏美尔文明不存在如中国这样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不同地区
物产必须大量交换,大商业特别是长距离
远途贩运在苏美尔社会中有很重要
地位,并且决定性地影响
社会组织
形成。“在苏美尔人那里……大商业
存在是生产分工或者说社会劳动分工中不可缺少
,而且是将整个社会生活整合起来
黏合剂。”[36]
因此,苏美尔人血缘纽带也很早就断裂
,血缘纽带断裂
个表现就是神庙
兴起。因为人群不再以血缘为联系纽带
,自然也就不能用共同
祖先来维系团结
。他们要寻找新
共同
信仰,这就令中东地区出现
巨大
神庙。苏美尔各个城邦都竭尽全力,修建精美
神庙,供奉整个城市崇拜
主神,这些神与祖先是没有关系
。共同
神“是有力
社会黏合剂,将居民团结在
起,团结在国王身边,顺从其作为宇宙秩序
部分。”[37]人们
社会地位由财产而不是血缘决定,穷人大批地成为富人
奴隶,由此进入奴隶社会。
而在中国,商业自始至终不发达,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直是主体。“吉德炜指出,中国古代
地理环境特点有助于解释其文化发展
形式。早期中国文化
根基是农耕,所以市场
作用似乎很不重要。另外,中国境内主要大河
流向是自西向东
,这种自然环境很难激发地区间贸易
发展,因为它们流经
纬度相同,故而自然资源基本相似。缺少大范围贸易网络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