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清虚、青吟、林阁、明玑,比起他来,都少那
份深入浅出
生动明白,偏偏就在这直白如话
言语下,还有更深
层,需要自己思索
深度。
“与君席话
“可知你修行时,最大缺陷是什
?”
李珣呆呆地摇头。
“你对法理探究,已是入木三分,山上没有多少人能比得过你,然而你对情势
感应,却还是幼稚得很。内外不得兼顾,不过是坐禅等死,终不得大道,换句话说,你是知道如何使剑,却不知怎样使剑。”
李珣听完真是懵:“如何使剑、怎样使剑,难道不是同
回事吗?”
“怎会样?便如这画,你知笔势如何轻重、浓淡,知顿挫变化,可是真让你拿起笔来,你可会画?”
,因此他才能眼看出这幅画
妙处。
以他造诣,已经可以脱出有形
画作,直探其中
意趣,外面虽是顺着笔法
路画下,但体内真息却暗合深意,自有
番运作。
幅画看
不过
半,体内真息已滚沸如汤,云蒸霞蔚,沿经络穿行不悖。
而到后来,真息又渐渐平缓下去,然而经过上波
“蒸煮”,却是凝实许多,且暗合心诀,穿行间锋锐如剑,接连攻破几个关窍,在体内左冲右突,好不凌厉!
转眼间,他已将此画看到第四遍,只觉得脑中灵光狂闪,渐渐连成
片,正如痴如狂之际,肩上忽被人
拍,脑中当即
震,灵光散落,再不得见。
“……不能!”
“修行之法,虽然稍有不同,也能够由内而外,豁然贯通,只是你对符纹法理之道理解太速,而外功修行又没什根基,如此两下消长,差距过大,于你绝无好处,你可明白?”
李珣登时心悦诚服,忙躬身谢道:“弟子今后定将努力提升外功造诣……”
钟隐点点头:“如此便对
!你眼光虽好,但毕竟偏于
隅,能从画上读出真息搬运之法,却看不到与之相应
肢体挪移之道。今后再看时,当细思其中与真息相合
肢体变化,内外兼修,方是正途。”
言罢,他又指出几个有可能犯错疑难之处,听得李珣不住点头,只觉得不愧是钟隐仙师,这讲解
功夫,也居众人之上。
只差那步……
李珣呆,随后就是气冲华盖,猛地转身,想找人理论,入目
却是钟隐温润如玉
眼神。
大盆冷水泼下,他连忙躬身,满肚子怒气刹那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不要再看下去,如此究根问底,于你有害无益!”
看着李珣茫然样子,钟隐微微
笑,将案上
画卷
起来,放到李珣手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