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恃略有腰包方应物想到做到,当即关上房门出
村子,朝下花溪方向而去。有很多同路
人,又以妇女居多,肩挑手拿着布匹鸡鸭柳筐等。想想也知道,都是去赶集
,不但要买东西,还要卖东西给外面人换钱。
“秋哥!秋哥!”离开村口没有多远,方应物听到后面有人叫他。
回头看去,却是堂弟方应元,远远地边挥手
边招呼。方应物便停下脚步,等待堂弟跟上来。
方应元气喘吁吁地到堂兄前面,“秋哥,二叔爷叫你去祠堂议事。”
方应物笑笑,族中在祠堂议事,从来都是几个老人大辈出席,这次却喊他这十
为读书,方应物又
次翻点家当,找到
毛笔两根、墨半块,大概都是父亲留下
。可惜半张纸也无,
本像样
书更是没有,有笔墨也无用武之地。对此方应物真心无奈
,穷人家即便想上进,也是个不容易
事情。
还好如今手里有知县赠送五两助学银,又有王小娘子悍然砸来
几颗银豆子,约摸也有二三两重。放眼整个上花溪村,估计是现金流最充裕
“大户”
,如果无视那随时有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
三十两债务。
银子大头要留着作为参加考试经费,买书太贵可以先不考虑,但应该买些纸张平常习用,方应物想道。
不知为何,他又想起前世那些拿毛笔沾水在广场地面上练习书法
老人,或许自己可以效仿?
但在这年头,连这样面积够大砖块也不好找,除非去王大户家拆几块下来。不过若实在买不到纸张
话,可以拿桌子试试看。
不要痴心妄想山村中会有商店,也不要奢望有摆摊小贩,就连货郎也不会蠢到花
天工夫钻进深山村就为卖几根针。这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
“世外”桃源。
淳安县山峰林立、溪流环绕,千山百水成为纯天然分界线,隔出块块小天地,很多乡村老人只怕终生不识城市面貌。花溪三村只是其中
个而已,不过距离县城比较近,只有十里山路,但在方应物眼中也够封闭
。
这样条件下,买卖需求是通过临时性集市
形式实现
,特点就是在指定
时间、指定
地点,解决人民
交易需求。
比如在方应物印象里,花溪集市是每逢朔望之日举行,地点在距离山外世界最近
下花溪村村外平地上,方便外面人来赶集。这个传统,世世代代几百年来都是如此,而且还将世世代代
再传几百年。
“好像今天就是五月初!”方应物想到集市时,猛然拍额醒悟过来,要去购物,正在今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