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大人畅想美好未来,顺便等待机会将自己糊涂案奏
奏时候,却从殿门口传来嘶哑
声音,打断
他
沉思。
“正朝纲,先正己,不曾听过先正人!”
这明显是与许天官唱反调啊,李佑抬头侧目望去,不知在何时,有位垂垂老者立在殿门里,绯色官袍套在他身上格外宽大。
他形态佝偻,仿佛阵风就可以吹倒。
他颤颤巍巍地迈步在殿中行走,看似又老又弱,却有种魔力将所有人
注意力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放例行该升品级。具体升多少,则要根据出身和资历。
国朝可是有正七品给事中满任后外放时直接升为从三品参政神话,虽然参政权力比给事中差
无数,同时附带产生
官升七级、势减万分
谚语,但好歹也是直升七级
。
想至此,李大人有点沾沾自喜,以自己廷推资历(真是大风刮来
)、六品官衔、分票中书地势,外放后该升到多少?
直升七级绝对不敢奢望,他要敢升七级那就是省之布政使
。十九岁没学历
布政使?只怕要天下大哗……
但怎也得升到四五品罢,还不能当佐杂官,哪怕是抚台藩台这样大衙门
佐杂官也不行,必须得是正堂官。
他路过李佑身前时,叫李大人看个清楚。面容瘦削,却遍布深刻
皱纹,宛如老核桃
般。
殿里骤然传起细细碎碎杂音,朝仪有点失控,李佑趁机问自己旁边
*员:“此何人也?”
这问话却被已经走到前方老者听到,他停住脚步,不顾体弱猛然回首,用浑浊
双眼直视李佑,低沉沙哑
声音再次响起:“
两年不朝,殿中
各地方府州县也是分上中下,任官资历要求各有不同。其中知县这种小官李大人已经不放在眼里
,不由得合计起来,自己是先做下府
四品知府好呢,还是上州
五品知州?
去物质条件较差下府有点吃苦,再说升为四品知府还是太招摇晃眼,不如选个上州?许尚书、陈巡道
老家临清州是天下排名靠前
繁华所在,交通也方便,似乎不错……
或者闷声发大财,当从四品盐运司运同,分掌某处盐运分司,年白得几千两不成问题。亦或当从四品布政使司参议或者五品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出任较小
分守道和分巡道……
站在武英殿里,放飞思绪,李大人越想越纠结,这些官位怎
选择?真是令人苦恼万分。
这不是他矫情,如果许大人和赵大人前后把持住吏部,要外放李中书确实可以在空缺官位中随意选官,只要不是太出格到颠覆原有规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