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东主有点好高骛远,人在县里却老想着名动天下……崔师爷忍不住劝道:“大人欲扬名,在下有点浅见。当今才上任知县,不必如此急进,先在本地稳扎稳打为好。在下觉得有两件要做
,
件要交结士心,这是求得士林美誉,大人可尽快巡视县学,宜早不宜迟。二要找几桩醒目案子,办得漂亮
,百姓口碑必会迅速上扬,小民别
不懂,就认这个青天。都是极简便易行
。”
崔真非说其实不错,看看这年头讲青天断案
小说大行其道,三把铡刀包大人成为象征,就知道百姓心目中
好官是什
样子
。
包青天断什
案子,任是谁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包青天征收过多少钱粮?建过多少桥梁道路?在任内户口增长如何?田土开垦
多少?那就谁也不知道
。
李佑若有所思,判案子打板子他拿手,但
山易,守江山难啊。”
临别之前,父亲曾与他密谈,叮嘱说别人做官靠出身和资历,而他目前靠是名气和声望,这
点什
时候也不能丢掉。但声望不是刷出来就万事大吉
,还需要长久维持住,所以必须得时时刷,日日刷,常常刷,厚着脸皮也要刷!
父亲所言很有道理,不过李大人想自己如今远离京师,若要博眼球,又不愿靠着顶撞上司或者两袖清风吃不起肉之类手法,办法还真不容易找。思来想去只好三天两头就写点选择性批判
奏章
。反正他敢言被廷杖名声在外,估计不会让别人觉得他冒失。
应当时不时对大小朝政发表下尖锐意见,针砭个当今时弊,以此提醒京中诸位老大人不要忘他李佑这号风流人物。免得渐渐淡出朝廷视野,成
数千地方官中很不醒目
员。
其实李佑想法很好理解,和二十
世纪娱乐明星使尽浑身解数在媒体上刷存在感
个道理。明星和名臣,都是需要曝光度
职业。
雄心勃勃意欲成为知名父母官李县尊将邸报送到崔师爷那里,叫崔师爷研磨
番,找些合用
素材。崔师爷行事酷爱寻章摘句,做这种工作很合适。
然而没过多久,崔师爷苦着脸进李县尊房中,“禀过东主,在下实在无能为力
!”
李大人将邸报拿来翻来覆去扫几眼,登时满眼只看到十六大字:“太后伟大,皇上英明,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最终李大人只能无可奈何,这发到县衙垃圾邸报真
缺乏直言邀名
好素材,别说崔师爷,任是谁也无能为力罢。
当初他搞邸报改制亲自规定“足本”只下发到府,那时候绝对没想到自己会来署理知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