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梦,将如何结束。
《劝导》和《诺桑觉寺》于1818年合集出版,标题多半是奥斯丁哥哥亨利加
。该书第
次署作者简·奥斯丁
真名,并附有亨利·奥斯丁为他妹妹写
“作者传略”。
从以上简单年表可以看出奥斯丁
写作习惯。她总是在初稿上反复修改,像《傲慢与偏见》竟可以搁下十年再拿起来修改。她常常是把新稿
起草和旧稿
修改、定稿等多项工作交叉进行,反复润色,如她自己说
那样,在“二寸
象牙片上细细地描绘”,直到生命
最后
息。
五简·奥斯丁与们
奥斯丁哥哥亨利做
“传略”为读者提供
个简·奥斯丁其人其事
轮廓,半个世纪以后,奥斯丁大哥詹姆士
儿子,即简
大侄子,奥斯丁·李(他们这
支在姓氏后面加
“李”是为
继承舅爷
财产)于1870年发表
《回忆录》,第
次为读者呈献
个有血有肉
简·奥斯丁——她
生平、她
交往、她
性情、她
爱好、她
写作等情况,总之描绘
个和蔼可亲
“简姑妈”。1870是奥斯丁批评史中重要
年,因为除
史料性
“回忆录”,当代批评家R.辛卜逊发表
评论文章,第
次提出简·奥斯丁作品中
反讽问题。这样
来,简·奥斯丁
面目就复杂
,可以说,这是奥斯丁评论
新阶段。又过半个世纪,R.W.哈丁
“有节制
憎恶”呈献
个更为复杂
作者形象——玩世不恭、冷眼旁观、精神优越、居高临下地观察着“村镇上
三四户人家儿”……总之,呈献
个眼光尖刻、鄙视自己周围环境
“愤世者”。
当前,在奥斯丁作品普及化、大众化
同时,学术研究也有长足
发展。1997年,有两部新版
奥斯丁传记在学界引起广泛注意,各重要文学、学术刊物都有评论。两位作者,英国
D.诺克司(David……Nokes)和美国
C.托马林(Claire……Tomalin)都以现代人
眼光重新审视奥斯丁有限
生平资料和所剩不多
信件,描绘
个思想活泼、眼光锐利
女性观察者形象。
奥斯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从来不是陌生,解放前就有旧译本,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新译本和研究评论陆续出现,使得奥斯丁成为
们文化生活中
个常驻
伴侣。1997年夏,在送走英国殖m;主义
最后代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当儿,中央电视台播放六集《傲慢与偏见》电视连续剧,说明
们在文化上
成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