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四十多岁
,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
说,你国学底子不行,
就发
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
通。
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
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
些古怪
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
《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
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
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
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
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
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
来说,
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
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
种“匹克威克俱乐部”
气氛。至于他
见解,也就
般,没有什
特别让人佩服
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
礼,
以为和“文化g,m”里搞
那些仪式差不多,什
早请示晚汇报,
都经历过,没什
大意思。对于幼稚
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
成年人就是
种负担。不过,
上孔老夫子
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
学问。
《孟子》也看过
,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
个绅士
作为。至于他
思想,
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
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
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
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
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
承认他是
把好手,别
方面就没什
。
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
面也不和他握手。
就这
读过
孔、孟,用
老师
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
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
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
不能承认
。但
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
两个线圈
根铁棍子,让
去发现电磁感应,
是发现不出来
。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
东西完全在你
能力之外。这些人有
种惊世骇俗
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
标准,孔孟所言
“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
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
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
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
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