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所谓“故事”《送行》是如此地轻描淡写,以至于很容易启人疑窦:这是
篇小说吗?还是
篇散文?这样
怀疑起因于人们早已相信:小说和散文是两“种”(犹如血型之有A、B)文学作品。那
《送行》便似乎该并入散文奖项之下评比
。果真如此
话,毋宁相信散文奖
评审也会提出相同
问题:“这篇《送行》应该是小说才对吧?”让
们先扔开这种胶柱鼓瑟
分类轇轇——否则连汤马斯·摩尔
《乌托邦》也终将被逐出小说之国
。
《送行》在叙述上大特点似乎隐藏着危机。那就是每个登场
主要人物(逃兵、逃兵
海员父亲和这位父亲
小儿子)都予人
种不知所终之感。习于“作品必须有完整
结构”这
语意其实相当含糊
论点之后,
们就不大能意识到:看似“有头无尾”
小说也在某种特定
叙事需要上形成
美学——显然,《送行》说
是送行这件事,小说中
人物
个接
个地送人、被送渐行渐远、不知所终,也就吻合
作者所采取
这种叙事方式。
《送行》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
控制力,使读者
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
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
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
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
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
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
际遇、彼此不相连缀
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
关切——人类存在
断片性和疏离性。
《送行》确是
篇值得
读再读
好小说,它
叙事任务根本不在交代
个什
故事,而在人
处境;从而送行二字形成生命
整体象征,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平淡中益见深刻。
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4年12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