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顺他爹是个卖豆腐。别人叫他卖豆腐
老杨。老杨除
卖豆腐,入夏还卖凉粉。卖豆腐
老杨,和马家庄赶大车
老马是好朋友。两人本不该成为朋友,因老马常常欺负老杨。欺负老杨并不是打过老杨或骂过老杨,或在钱财上占过老杨
便宜,而是从心底里看不起老杨。看不起
个人可以不与他来往,但老马说起笑话,又离不开老杨。老杨对人说起朋友,第
个说起
是马家庄赶大车
老马;老马背后说起朋友,
次也没提到过杨家庄卖豆腐也卖凉粉
老杨。但外人并不知其中
底细,大家都以为他俩是好朋友。
杨百顺十岁那年,镇上铁匠老李给他娘祝寿。老李
铁匠铺叫“带旺铁匠铺”。铁匠十有八九性子急,老李却是慢性子,
根耙钉,也得打上两个时辰。但慢工出细活,这把耙钉,就打得有棱有角。饭勺、菜刀、斧头、锄头、镰刀、铲头、门搭等,淬火之前,都烙上“带旺”二字。方圆几十里,再不出铁匠。不是比不过老李
手艺,是耽误不起工夫。但慢性子容易心细,心细
人容易记仇。老李是生意人,铺子里天天人来人往,保不齐哪句话就得罪
他。但老李不记外人
仇,单记他娘
仇。老李他娘是急性子,老李
慢性子,就是他娘
急性子压
。老李八岁那年,偷吃过
块枣糕,他娘扬起
把铁勺,砸在他脑袋上,
个血窟窿,汩汩往外冒血。别人好
伤疤忘
疼,老李从八岁起,就记上
娘
仇。记仇不是记血窟窿
仇,而是他娘砸过血窟窿后,仍有说有笑,随人去县城听戏去
;也不是记听戏
仇,而是老李长大之后,
个是慢性子,
个是急性子,对每件事
看法都不
样。老李他娘是个烂眼圈,老李四十岁那年,他爹死
;四十五岁那年,他娘眼瞎
。他娘瞎
以后,老李成
“带旺铁匠铺”
掌柜。老李成为掌柜后,倒没对他娘怎
样,吃上穿上,跟没瞎时
样,就是他娘说话,老李不理她。
个打铁
人家,平日吃饭也是淡饭粗茶,他娘瞎着眼喊:“嘴里淡寡得慌,快去弄口牛肉让
嚼嚼。”
老李:
“等着吧。”
等就没
下文。他娘:
“心里闷得慌,快去牵驴,让去县城听个热闹。”
老李:
“等着吧。”
等又没
下文。不是故意跟他娘治气,而是为
熬熬她这急性子。日子在他娘手里,已经急
半辈子,该慢下来
。也怕开
这种头,乱越添越多。但他娘七十岁这年,老李却要给他娘做寿。他娘:“快死
人
,寿就别做
,平时对
好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