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导,有人找您。”在话剧团小会议室里,蔡晓光正与搭档们讨论剧本,办公室
位姑娘推开门告诉他。
蔡晓光已经是话剧团摇钱树
,凡他导演
话剧或电视剧,多多少少总能从省里或市里争取到经费支持。当然,他实现
艺术愿望,也必然与主旋律合拍。有时候,领导们觉得主题与主旋律不怎
合拍,听他
解释,最终往往也会收回意见,表示同意。于是,他争取到
经费支持。事实
再证明,被
些省市领导认为不合拍
剧目,公演或公映后竟然又与来自北京
新精神非常契合。
蔡晓光仿佛对主旋律有着异乎寻常直觉敏感,省内无人可与他比肩,连某些主管文艺工作
干部都望尘莫及,心服口服。剧团
头头们对他恭敬有加,唯恐照顾不周。因此,大家常戏称他是“绝导”或“蔡绝主”——即绝对
主旋律导演。
只要他开始忙,团里年底就有业绩可摆,演艺人员就有事干有钱挣,行政人员也都能跟着喝碗汤
。他行事有原则,做人有分寸,能屈能伸,知所进退,该高调
时候高调,该低调
时候绝不会忘乎所以地张扬。他分配收入时
碗水端平,人人有份,先人后已,宁肯自己吃亏。即使刚上几天班或就要被辞退
临时工,他也
视同仁,让人家得着份甜头情绪高涨心里舒坦。可以说,他不仅是团里众人拥护
摇钱树,还是众望所归
精神领袖,艺术骨干几乎都是他
死党。他在社会上也是个热心肠,获得
重感情讲义气有仁心办事诚信可靠
流口碑。至于他所认识
各行各业
女人们,有
因为顾虑不敢跟他上床,不愿跟他上床
则是少数。几乎每完成—部作品,他差不多都会与剧组或有关机构
个女人有染。多数时候,他并非
定要占便宜,而是她们主动投怀送抱,乐于被他“潜规则”,觉得是额外
收获。他
死党们早已见怪不怪,认为他那样
人就应该如此,否则就不配做他们
精神领袖。
此刻,蔡晓光正忙着讲解导演意图呢,被办公室姑娘打断,他有点儿不高兴地瞪
她
眼,说:“你就不能替你叔请人家先坐到屋里等会儿?”
姑娘红脸说:“是女
。”
对于团里二十多岁年轻人,无论男女,他多以“叔”自谓,这使他们都觉他是个可亲
人。如果他们聚在
起“咱叔”长“咱叔”短
,那
议论
必定是他。
蔡晓光皱眉道:“这孩子,脸红什呀?没见过女人啊?是女
就不能先替你叔招待
下啦?”
姑娘脸更红,吐
下舌头笑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