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三年春节,周秉昆和朋友们又没有聚会。大家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没有聚心情。秉昆修江堤
活在冬季没法干,他也租
辆三轮车,和孙赶超
块儿“拉脚”。幸运
是,这
个冬季活还不少,本市尚无专门跑物流
车队,市区、市郊和火车站
货物出入库,主要靠他们那些“拉脚”
三轮车。报纸上说,国家经济即将腾飞,国企改革转型稳步推进并将逐步加速,不少私营企业发展壮大,后者在纳税和解决就业两方面
贡献不可小觑。“拉脚”
都是些下岗工人,数九寒天,日子过得去
农民宁愿在家“猫”冬,不肯挣他们那份辛苦钱。他们不怕冷,也不怕累,只怕在“拉脚”时遇到熟人,或碰到家人。
旦碰到家人,他们
苦累会让家人心里特别难受。
然而,谁也不能保证这样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周聪他们报社盖起新楼,通
暖气。报社原本要等开春再搬入新楼,却有几家私企等着租
旧楼做办公室。为此,报社领导受到上级严厉批评——你们早干什
去
?冬天就不能搬迁
?等到开春再搬,
冬天白交多少取暖费?又会少收多少房租?什
理由都不是理由!春节不放假也得及时腾退搬迁!
于是,许多“拉脚”就有心急火撩
大活可干
。报社
时联系不到那
多卡车,春节前哪个单位
卡车都用得勤。比较起来,报社更愿雇三轮平板车,资料、文件、怕磕怕碰
东西还是用三轮平板运稳妥。但是,三轮车都是单干,报社很难记得清究竟谁运
多少次,弄不好就会成为
笔糊涂账。赶上这茬儿
,三轮车夫们商量:暂时组织在
起吧,不能让这
大
活跑
啊。
群三轮车夫就自发组织在
起,推举周秉昆做头。秉昆能成为头,完全是由于孙赶超力推。孙赶超
力推居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肖国庆在他们中
好人缘。周聪那篇题为《
两位叔叔》
报道在社会上并没引起多大反响,却感动过他们中
不少人。许多人都亲眼见过孙赶超与肖国庆之间休戚与共、亲如兄弟
友谊,赶超因此在他们中也确立
诚实守信、绝对可交
人品和口碑。他
推举秉昆,大家自然拥护。
其实,秉昆根本不愿参与,更别说当召集人。在他看来,旦自己参与
,想避开儿子周聪又怎
可能?他面情软,架不住大家
致请求,最终勉为其难,还是答应
。
结果,他也就真碰见周聪。
那日大雪,零下二十七八度。三轮车夫们个个雪人似
,眉毛胡子都被哈出
气结成霜,没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