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
“妙哉妙哉!”
听得老道之言,醒言立即拊掌大笑,赞道:
“妙哉!字五十文,
首短诗几近
两,则不至于太贱,以至于满壁冗文;又不会太贵,让这些士子文人不愿出钱——真是巧妙之极!”
言说罢,这俩当年走街串巷合作赚钱
老搭档,便相视嘿嘿
笑,十分投契。
吹捧阵,那清河老头脸上却忽现愁色,愁道:
桓而回,从另路流回,正好环转成渠。眼前这群文人墨客,便拿木碗注上水酒,放到潺潺流溪中,飘到谁
身前,便探手取出,吟诗
首。
许是此地清幽,又有曲水流觞助兴,醒言听得阵,发觉这些人正是文思泉涌,诗意勃发。
听些时,醒言忽见其中有
人似得
佳句,被周围文友
番赞扬,便欣欣然走到
旁,从袖中掏出
串铜钱,递给旁边那位侍立
小道童,然后从道童手中拿过
支石笔,
手持杯喝酒,
手执笔挥毫,在那面光洁如镜
白石壁上刻画起来。
“这是……”
见此情形,醒言颇觉奇怪,便问旁边老道怎回事。见他相问,老道清河得意
笑,捻须说道:
“醒言老弟,虽然这法子,‘损有余而补不足’,颇能周济穷苦。只是年多下来,
上清马蹄别院在饶州城中施粥送衣,原本穷苦之人得
救济,都去做正当营生去
,以至于现在赚
这些银两,花不出去,又不能私下拿来买酒喝,想想真个烦人!”
听这话,醒言此时也不禁真心佩服老道
慈善心肠。略想
想,便给他出主意:
“老道,你这眼光何其窄也!饶州处周济完,不妨再去其他州县设粥场,比如左近
鄱阳、星子县城……”
“对对!”
言惊醒梦中人,老道清河茅塞顿开,眼前
亮,脱口附和道:
“醒言有所不知,这些读书士人,喜欢道家名山福地,常来游玩。老道便怜他们路远,酒水食盒携带不便,就在入山口处售卖酒水食物,省得他们辛劳提携之苦。而他们在这清幽山景中,自然诗兴勃发,吟诗作赋。若得
佳句,便愿意在旁边石壁刻下,说不定千载之后,也有后人前来观看。因此,
便费
辛苦,用道法特制
石笔,方便他们在石头上写划——”
“那为什要交钱?”
“交钱?那是当然!”
清河老道理直气壮说道:
“道家天然石壁,若是刻上腐句酸文,岂不大煞风景?这些游客,若想刻下诗文,可要深思熟虑想清楚,因为刻
字就要五十文!而若是刻下诸如‘竹溪李生到此
游’之类,
字罚钱二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