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乡遇故人,是小说经典开篇法。”在二〇〇六年出版
《青年名家谈小说》
书中,李白写下
这句话。十二年后,他再次听人吟诵,是在上海市陕西南路某咖啡馆,曾小然从背后轻拍他
肩膀。
“你脑后伤疤仍在。”小然说。
李白站在账台前形如五雷轰顶。是,为
遮住这道Z形
伤疤,整个青年时代他始终留着长发,或齐耳,或披肩,或扎马尾,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被定义为流氓、艺术家、潦倒鬼、性倒错。直到前年,受理发师蛊惑,照着街面上流行
款式剃
个周围推平、顶部留有
丛
发型,有点像莫希干人,有点像鞑靼人,枕骨部位毕露无余。这道丑陋
疤痕经历
时光
调戏,终于变得时髦起来。想当年,在必须剃板寸
学生时代,闪电形
Z代表着他对曾小然昭然若揭、轰然落地
爱。Z,不是张,不是钟,不是周,不是赵,而是曾。
趁着自己半真不假发呆工夫,李白
脑袋里快速计算
下:小然比自己大两岁,他今年四十三,那
小然就是四十五;在他十七岁那年曾小然陡然消失在他
生命里,那
他们就是长达:十六年未见。他正想开口报数,曾小然先于他指出:“二十六年
。”
账台女孩向李白忽闪双眼,慌乱之中,李白指着小黑板说:“大杯海盐拿铁。”小然站到他身边说:“意式浓缩,double。”李白付
两份咖啡
钱,五分钟后,他双手各握
个纸杯来到靠窗
座位,小然没有脱外套,静静翻看手机屏幕,这动作多少令李白联想起甜蜜而不堪
往事,不由凛然。小然说:“加个微信。”李白放下咖啡,掏手机扫
她
二维码,看到
行熟悉
签名:曾经小小地不以为然。那正是他十七岁时献给曾小然
情诗。
“小说还写?”
“写得很少。”李白支吾道。
小然笑笑(那笑容中饱含着多少往事),端起咖啡往外走,李白问她去哪里。小然说:“是来出差
,等会儿还有
个会要开。”李白忙说:“
反正也没什
事,尽可以坐在这里等你散会。”小然摇头,表示不必,又用食指敲敲海盐拿铁
杯盖,低声调笑道:“咖啡加盐。”
她走后,李白独自坐在窗前,看着辆辆汽车由北往南驶过,往事仿佛也在深秋
单行道狂刷
气。四十五岁
曾小然扎着高马尾辫,双颊虽生出细纹,但唇齿之间仍然湿润丰盈,这
微妙
生理特征(也可能是生理缺陷,例如玛丝洛娃
斜眼,小王爵夫人
短嘴唇)曾经被中学教导主任视为放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