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相当于正局级。有完没完?李白头大如斗,转过去看,对方
大清早在短评里召唤他——“还他妈318国道,还他妈西藏,想告诉作者,你是个傻逼。”李白登录自己账号,回
条:听说你在找
,
想告诉你,西藏不是你家后院,没啥不能写
。没当回事,他起床刷牙。
李白是最早注册豆瓣批用户,过去年代,仅把它当成是个BBS。起初用
张荒木经惟
裸女作头像,某天收到
封站内短信:约炮吗,
二十五岁,很强壮。李白大乐,回
封:
三十岁,也很强壮。两天后由于头像涉黄被直接封
号,怀疑是被约炮者给举报
,不得不重新注册。
他在豆瓣上并不活跃,有千多友邻,皆为十几年前
朋友和读者。令他最怀念
是远在成都
个兄弟,豆瓣上《太子巷往事》最初
篇书评是他写
,两人同岁,从未见过面,逢年过节用站内短信问候
句,也曾约
喝酒,始终未能如愿。二〇
八年这个朋友喝得实在太多,猝死在重庆。
他这个年代作家(以及其后出生
)大多拥有豆瓣账号,他们部分很红,部分隐身,部分不予承认。这
读书观影谈八卦
网站,方薇曾经提醒过:作家与读者近距离交流是充满危险
。然而方教授本人也有豆瓣账号(以及微博、公号、ins),五千多粉,权重极高。过
些年,方薇开始研究豆瓣作者
小说,评价是良莠不齐,和严肃文学没大区别,然而不同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
界限正在大面积融化,短视频在替代电影,段子在替代小说,短评在替代批评。短——这
在左翼思想家(诸如本雅明、鲁迅)看来需要为之正名
弱势形式,世界
碎片表达,如今已经改天换日——如果你有
百万粉,你再短也是个神。
李白坐在手机前,拍段六十秒视频,回答
几个简短问题。写文章是不是应该简洁明
?是
,从营销角度来说,人们会吃这套。你怎
看待批评自由
问题?
从小接受
教育是创作多元、批评独立。小说结束在西藏是为
照顾文艺青年
感受吗?抱歉,
已经不是青年
,青年与青年之间缺乏沟通维度这是
早已知道
事,他们需要热忱或冷酷些,但没有人可以指导(以及预测)他们何时热忱、何时冷酷。
他起身去门外抽烟,见李媛忧心忡忡。”您书已经跌进6分
。”她也给自己点
根烟,“
们同事都在笑话
。”
“在潜入深海某
时段你确实会感到浑身刺痛。”他开玩笑说,“放心,首印五千本
定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