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这个词,本来是指6到8世纪在内亚草原建立多个汗国
族群集团,中国史书称之为“突厥”,对应
就是鄂尔浑古突厥文碑铭中
Türk
词。这个突厥集团
起源与早期发展情况,中国史书有
些不很清楚
记录,研究者争议很多。可以确知
是,突厥到5世纪时是以阿尔泰山为中心
,是柔然游牧帝国统治下
众多部族集团之
,被柔然称为“锻奴”,大概因为突厥长于锻冶,而且阿尔泰山
带又是重要
铁矿石出产地。有研究者因此认为突厥在制造兵器和盔甲方面可能具有某种优势。
5世纪后期,柔然统治权遭到蒙古高原上其他
些游牧集团
挑战,特别是高车各部,甚至
度把柔然可汗逐出草原,迫使他投奔北魏。突厥在平定高车叛乱方面立过功,可是未能得到柔然可汗应有
肯定和礼遇,终于变成
柔然帝国
终结者。552年突厥推翻
柔然
统治,取而代之,开启内亚草原
突厥帝国时代。突厥帝国采取和柔然同样
汗国体制,可汗庭也迁至原柔然汗庭所在地
鄂尔浑—塔米尔河谷,依托于都斤(Ötüqän)山,即今杭爱山。于都斤山和鄂尔浑河遂成为突厥帝国
历史象征。
也许是因为突厥“龙兴”之地本在蒙古高原西端
阿尔泰山,所以突厥帝国比柔然更重视对西域乃至中亚地区
控制,最突出
就是消灭
嚈哒帝国,不仅实现
对大部分欧亚草原地带
直接统治,而且还获得
对草原以南
部分农业定居地区
间接控制,特别是中亚
城邦绿洲诸国。突厥很早就以管控地区为界分成
东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以西
草原地带为中心,控制中亚绿洲地区,东突厥则以于都斤山为中心,控制契丹、奚以及铁勒九姓等漠北各部,并南向与中原各王朝争锋。虽然在东突厥第
汗国
大部分时期,西突厥至少在名义上是服属于东突厥
,但西突厥在政治上明显有
定
独立性,而且在东突厥第
汗国覆亡以后很久,西突厥仍然能维持对于西域各城邦
统治。东突厥最主要
敌人是中原王朝(北朝、隋、唐),西突厥
大敌则是萨珊波斯,这种外部军事政治形势自然也会影响东西突厥内部各自
文化变迁,也就是说,东突厥必定较多接受中国文化
影响,而西突厥则较多接受波斯
文化影响。值得注意
是,西突厥与拜占庭往来密切,所以有关西突厥
历史资料,除
唐代汉文史料以外,比较重要
就是拜占庭
希腊文史料。
突厥帝国,无论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