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咿呀呀。
谢叔时髦,是县城里第批买录音机
,刨除生活费,所有钱都买
磁带。八十年代开始流行吉他曲,他
听欲罢不能,攒钱咬牙买
把吉他,又到书店买
吉他谱自学。所谓触类旁通,没两年,谢叔
吉他水准在县城里已小有名气。有些单位开晚会,请他去弹奏几曲,掌声
片,时常要多弹两曲,他自然是很乐意。不久后,他听到克莱德曼
《星空》,又是听得欲生欲死,找时间去贵阳咨询钢琴价格,
听,心就凉
半截,这辈子是没指望
,心灰意冷回
家。不死心地买
个电子琴来替代,但怎
都不是那个味道,这让谢叔失意
很久。
九十年代,肯尼基《回家》横空出世,谢叔
听到那悠长缠绵
音色,就怔住
,浑身筛糠,整个人都要化掉
,
天到晚翻来覆去地放,发誓无论如何也要买把萨克斯,这东西总不会比钢琴还贵吧。攒
几年
钱,还差得远,谢叔只好跟吴叔商量着借钱,吴叔说:“借什
借,算
合伙,买来
起练。”两人
凑,终于买
把。萨克斯洋气,谢叔每天早晨去烈士陵园练习,成
县城
景。谢叔邀吴叔
起练,吴叔拿起来看
看,说这东西太难
,
还是拉
二胡,吹
唢呐吧,就再也没碰过。
这时,谢叔老婆在菜行开
家米粉店,经济条件好
起来,儿子十几岁
,从小就喜欢乐器,读不进书。谢叔说,算
,读什
书,跟
玩乐器吧,退学。小谢自然是欢天喜地,说要不和吴叔商量商量,组个乐队吧。但没有鼓算什
乐队,大家凑钱买
组简单
架子鼓,吴叔担任鼓手,谢叔弹吉他,小谢吹萨克斯,演奏
些流行歌。齐秦
《花祭》《冬雨》,苏芮
《酒干倘卖无》《
样
月光》《是否》,都是他们
拿手曲目。
渐渐地,县城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不期而同地冒出
几家舞厅,都是挨墙码着
排椅子,中间撒上滑石粉,昏昏暗暗,灯光迷离。门票五角
位,年轻人
到晚上就钻到里面去找对象。几家舞厅争相邀吴叔和谢叔
乐队去伴奏,可谓风光无限,还有
笔不错
收入。
小谢十九岁时候,已经不甘于在县城舞厅里驰骋,说要去广州闯世界。谢叔很兴奋,把家里所有
钱都给他带上,又联系广州
战友关照。此时,舞厅
时代悄然落幕,取而代之
是卡拉OK,谢叔和吴叔重归自娱自乐
状态,不过大家娶亲办酒时,仍喜欢找这两位“当地名人”去助兴。家境宽裕后又过
十年,谢叔终于买
架钢琴。
吴叔对乐队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