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假设实际上是不成立
,即如果日本方面更明确地向同盟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意思,就可以让广岛和长崎免于被原子弹轰炸。
总而言之,根据梅教授解释,罗斯福总统坚持要求无条件投降,就是因为第
次世界大战
结束方式这个历史教训
直萦绕在他
脑海中。罗斯福认为,“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妥协,1918年就是因为妥协才失败
”。大家知道罗斯福所指是什
吗?
第次世界大战首先是以停战
形式结束
。当时,德国方面认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和平原则”可以接受,所以就考虑在1918年11月停战。因为德国接受
“十四点和平原则”,
战也最终得以停战。然而,在1919年于巴黎召开
对德和会中,威尔逊所提倡
理想主义和谈方案却因为英国和法国
反对而化为泡影。因此,美国也不免受到德国关于停战条件与最终和约不同
指责。
“当时没有同意停战就好”,这种强烈
不满情绪在卡尔老师所说
危机
20年间持续地在德国国内蔓延。由此,美国从第
次世界大战中学到
教训就是,不能与敌国商量停战
条件。
梅教授除考虑美国国民
牺牲,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冷战局势进行
思考,并进
步提出
自己
观点。如果对大战末期苏联
态度以及斯大林
发言等加以考量,就应该充分预料到在德国与日本战败后,苏联会在东欧和东亚地区施展自己
影响力。因此,为
牵制苏联在战后
影响力,也应该放宽德国和日本
投降条件。
战争无法停止理由
美国误用历史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美国深入越战
理由。美国到底被什
样
经验教训,或者说创伤束缚住
呢?第
个例子,是
战时
威尔逊
亡灵束缚住
二战时
罗斯福,那
在越战时,又是什
样
亡灵束缚住
美国呢?
——虽然不太敢肯定,但感觉是朝鲜战争在双方依然处于紧张状态下停战事。
朝鲜战争经验束缚住
美国吗?确实是这样。当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突然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
时候,美国其实是被打
个措手不及。另外,美国也没能预料到中国会派出志愿军参战。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就是因为开战初期
这种近乎天真
乐观,使得美国直到最后都没法掌控战争
节奏,而1953年7月27日签订
也只是停战协议。美国是不想在越南重蹈朝鲜战争
覆辙
吧,即在未能取得胜利
状态下停战。
——由于第二次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