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英国购买创造比较好
条件。
哦?这是在考虑如何才能在贸易中规避日本高额关税吧?这是与关税相关
问题。请大家想
想1858年(安政五年)幕府时代签订
《美日修好通商条约》。这是
项不平等条约,内容包括:1.开放神奈川、长崎、新潟及兵库等港口;2.自由通商;3.在开港地设置外国人居留地,让
般外国人居住于该处,并禁止前往日本国内旅行;4.承认对于居留在日本
该国国民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5.日本不具有决定关税税率
权力(失去关税自主
在于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也包括“知识领域”。
学者表达有点不容易理解。简单地说,他认为围绕着东亚地区
领导权,中日两国长期处于竞争关系当中,这种竞争在文化、经济、社会、知识分子
思想及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展开,军事冲突只能算是其中之
。因为在中日战争以后,日本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这
事实人尽皆知,不容置疑,所以当日本人读到金博尔老师
论点时,不禁会感到惊讶。
不是从日本侵略中国这视角来看问题,而是从日本与中国互相竞争
角度来审视过去。
这样说绝对不是要否定日本
战争责任,只是在单纯
侵略与被侵略这
视角下,有相当多
问题难以被清晰地阐明。因此,在这里
希望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在19—20世纪前期
文化、社会、经济战略,来阐述这
时期
中日关系。
什制度支撑着贸易
接下来,们暂时将时间倒退回到英国、美国以及俄国进入东亚
19世纪后半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开始积极地进入中国市场。请大家先假设自己是东亚最知名
英国贸易公司之
——怡和洋行
员工。说起怡和洋行,因长崎
哥拉巴宅邸(1)而闻名
托马斯·布莱克·哥拉巴,正是在1859年(安政六年)作为怡和洋行
代理人来到长崎任职
。
假设大家接到怡和洋行总部指示,前往日本和中国采购当地出产
铜矿。在进行交易时,最重要
大概就是希望日本与中国“可以维持稳定
价格和产量,并且对各国
视同仁,以相同
条件进行交易”。怡和洋行员工应该以什
为基准判断日本与中国达到
这样
条件呢?这
基准是某种法律,请想
想贸易中不可缺少
法律是什
?
——法律名称?
嗯,应该说是法律类别。
——……
只要能解这
点,就可以对长期以来让日本苦恼
修约等问题有所认识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