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满洲政策与清朝
变化
接下来,们
解
下俄国所推行
向满洲发展
政策吧。之前
们已经提到,俄国取得
横跨满洲
铁路,以及从这条铁路
中间向南延伸到辽东半岛南端
大连
铁路铺设权。接着在1900年,清朝发生
义和团运动。这是打着“扶清灭洋”口号
农民团体义和团在中国各地发展起来以后所发动
农民斗争。各国派遣到清朝
传教士被当作外国势力
象征,成
义和团打击
对象,传教士被斩首这样
残酷事件也多有发生。另外,驻北京
各国公使馆遭到围攻,清z.府不仅参与其中,还向列强宣战
。在日本,这场运动被称为“北清事变”。
俄国把这场事变看作个好机会,声称为
保护广布于满洲北部
俄国权益,派兵占领
黑龙江沿岸地区。
从这时候开始,清朝与俄国合作关系发生
变化。清z.府开始觉得俄国似乎有些可疑,不能完全信赖。李鸿章确实采取
联合俄国来抑制日本
政策。但是,俄国却趁义和团运动之机,占领
黑龙江沿岸,还发生
侵占这些地区并杀害中国人
惨案。结果就在清廷内部产生
“到底应不应该追随俄国”
疑问。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李鸿章去世
。
俄国还派很多部队到北京,声称在义和团被八国联军(日本也有参与)完全镇压前,要驻军保护自己
权益。与中国签订
条约则规定,以1902年为限,联军进行分批撤军。
但是,义和团运动平息年后,本来应该撤军
俄国却完全没有从满洲撤军。英国于是在1902年采取
行动。俄国与清朝之间有长达数千千米
边境接壤,还租借
优良
港口旅顺和大连,俄国是不是在陆海两方面都拥有
对中国
巨大影响力呢?英国暗自想道:“对,肯定是这样没错
。”英国进
步认为,如果自己再不有所动作,恐怕将来会很不利。要是俄国掌握
从海陆两方面都能够进入北京
能力,肯定对自己没有好处。
加之,条约明确规定1902年要从满洲撤军,俄国却完全不履行条约。眼见俄国不会遵守与清朝约定撤军期限,英国转身向日本提出
结盟。就这样,英日两国在1902年1月签订
同盟条约。当时
英国正深陷南非
布尔战争,所以暂时没有余力在中国施加自己
影响力。
这里需要注意点是,英国
行动意在向俄国展示
种姿态,即“日本要和英国合作
,明白吗?”期待能借此让俄国改变态度。所以英日同盟缔结之后,并没有立刻引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