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这英法权益集中区域
制空权,来达到牵制英法
目
。这些就是日本希望在法属印度支那获得机场
主要原因。
丘吉尔牢骚
仅从表面意思去理解刚才讲内容,可能会产生这样
误解:中日战争扩大为太平洋战争,是因为英、美、苏等国援助中国,日本在这
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
状态。也就是说,日本是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受到其他国家压迫,才被迫选择
战争。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
。只要对日本国内
政治决策过程加以分析,就可以知道这些都是日本选择
结果。
们已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过程进行
说明,当时日本
内阁,即阿部信行内阁(1939年8月30日至1940年1月16日)和米内光政内阁(1940年1月16日至同年7月22日),都表示不介入欧洲战事。
如果能直不介入欧洲战事,也就不会有后面
问题,但是,德军闪电战
成功勾起
日本
欲望。东南亚到处都是欧洲
殖民地,但现在殖民宗主国大多已经战败投降,日本如果要夺取这些欧洲国家
殖民地,只需要德国点头。而且,日本对于德国
纳粹独裁体制也心生向往。当时,众议院
大部分议席为政友会和民政党等大党所掌握,而在贵族院,又尽是那些家世显赫
无能贵族,许多国民都对这种局面感到不满。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担任首相
近卫文麿就利用这种不满情绪,着手进行所谓新体制运动(6)。1940年7月22日,近卫文麿再度登上首相之位,并在两个月后,与德国、意大利缔结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这时,陆军内部就下步应该采取什
行动这
问题出现
分歧。第
部长田中新
在参谋本部主要负责作战相关事宜,他认为,如果蒋介石坚持抗战,那
中日战争就会变成持久战,为
把战争继续下去,就需要获得南方
资源(主要是指荷属东印度
石油)。这
点在之前
内容中也说明过。他们计划在德军成功登陆英国本土后,趁机进军南方,建立起
个能够自给自足
经济圈。参谋本部
直以来都在埋头准备对苏战争,这时可以说出现
转变。请大家注意参谋本部计划在什
情况下实施南进。
另方面,当时负责应对议会以及预算问题
陆军省军务局局长武藤章等人则希望与美国交涉,从而找到从中日战争
泥沼中脱身
办法。1941年4月,陆军派遣军事课长岩畔豪雄前往华盛顿,参与美国国务卿赫尔负责
日美交涉。
这里问题就是,当时美国是否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