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时,高等数学是中文系
必修课。
本着“熬过这关就再也不用学数学
”
信念好不容易学完高中数学,不料上
大学还要学,真是万念俱灰。高等数学课
老师是
个对数学如痴如醉
小老头。他每解
道题,就要退后
步歪头看着黑板上
步骤,定格三秒钟,轻轻叹
口气,然后把粉笔头
扔,划出
道优美
弧线,呢喃着:“完美啊,和谐啊!”如果有哪个学生表示没有弄懂,他
目光里会充满关切和同情,好像在听
个小孩子抱怨自己没吃到糖。然后,他会再充满激情地解
遍题,再歪着头“完美”“和谐”
遍。差不多半个教室
同学都忙着点头,表示真
理解
数学有多美。他们沉浸在美
享受和智力
欢愉中,而
简直如坐针毡。在头几节课上,
对数学
反感变成仰慕,随后因为听不懂,仰慕变成内疚。终于有
天,
给自己找到
逃课
理由。
数学课教室在
栋民国老教学楼
楼。
个细长
阶梯教室,最后
排
地板正好和窗沿
样高。如果坐在最后
排靠窗
位置,脚稍稍向窗外移动几厘米,就会腾空在
片极其宽阔
草地上。
边听着听不懂
数学课,
边翻着词集,正好看到周邦彦
首词。
浣溪沙[228]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当时已经是草薰风暖仲春时节。坐在
那个位置上,往上看,就是“楼上晴天碧四垂”,往下看,就是“楼前芳草接天涯”。在那个昏昏欲睡
午后,园丁割草机
声音和远处杜鹃
啼叫,都让
有种不知孰梦孰真
感觉。很多年后,
听已经老
李建复唱新歌《人,海》,讲
种沧桑之后想要回归
渴望,歌词里有“伸出
双手能拥抱晴朗,推开
扇门能走进灿烂”
句,正如
当时
心态。
大概花
十分钟进行心理斗争,要不要踏出这
步,要不要放过自己,去窗外拥抱晴朗和灿烂。
那节课后,再也没进过数学教室。
逃课去
虎丘,去
北寺塔,又去
沧浪亭。后来,
在
篇文章里写那个春天,说“半城花开,半城花落”。沧浪亭是宋代苏舜钦造
园林,以清风明月、近水远山入园,在苏州所有园林中最得山野之趣。沧浪亭南面有
座假山,从假山内部藏着
石阶爬上去,上面是
座戏台,匾额上写着“看山楼”三个字。那里视野非常开阔,向南可以远望石湖
带山
影子,向东可以看到围绕沧浪亭
河水。特别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