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有不少记者采访过,写过关于
报道,也有不少人提出要为
写传记。
都不假思索,
婉拒,
觉得自己没什
可写
。后来,
些同行、同事、朋友也希望
写
部回忆录,出版社和媒体
朋友也都主动约
写口述历史。于是
不得不认真考虑他们
建议。
想,大家之所以反复建议,是因为
是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
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今年八十
岁,已经在敦煌工作五十七年
。以
在敦煌近六十年
所见所闻,为莫高窟
保护事业,为敦煌研究院
发展留史、续史,是
不能推卸
责任。可是,
过去从未想过要写自传,上
年纪就更没有精力去写,真
要写不知会写到猴年马月。
真是天意!2014年,北京大学有几位教授来莫高窟考察,和艺术学院
顾春芳老师
见如故。
翻阅过她
书和诗集,知道她主要从事美学、艺术学、戏剧学
教学和研究。古人说文如其人,她博学多才、能文能诗,学术造诣深厚,天赋悟性很高,治学严谨,才思敏捷,文字透出才气和灵气。之后通过几次交流和接触,对她有
更深
解,
越发感到这是
位值得信赖
学者,
们结下
真挚
友情。所以,当她说希望访谈
时候,
欣然接受。
这本书基础是
们俩长达十天
访谈内容。因
特别信任她,访谈时完全处于放松状态,问什
就说什
,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北京和敦煌相隔遥远,见面不容易,
就想利用有限
时间多提供给她
些材料。为
保证
所说
关于敦煌历史、敦煌艺术、藏经洞文物、壁画保护等内容
准确性,她后来又去查阅
大量敦煌学
论著、画册、文集,包括《敦煌研究》等文献资料,下
极大
功夫。
顾老师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分繁忙,她之前也并非从事敦煌学研究
学者,为
这本书,她要补充敦煌学方方面面
材料,其难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有
回
到她
办公室,看到
大堆关于敦煌
书籍和资料,令
非常感动。当
看到顾老师撰写完成
初稿时,
感到这本书已经大大超出
最初
想象,令
既感到惊讶,又十分佩服。
觉得她很辛苦,
有责任配合她做好书稿
校对工作。
顾老师深知与敦煌是不可分
,
生
事业以及
绝大部分
时间都在敦煌,写樊锦诗这个人如果脱离
莫高窟
保护、研究和弘扬,而只是简单重复网上多次发布
那些报道,就写不出
个真实而又完整
樊锦诗。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