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这个消息传来,上海各界组织各种庆祝活动。那
刻,整个上海兴奋得不得
!中国胜利
!上海人简直高兴得都狂热
!
那时候已经七岁
。在这七年里,
虽然年幼无知,但受到大人
影响,和所有人
样有
种非常强烈
信念:“绝不当亡国奴!”现在敦煌研究院和日本方面合作
项目很多,
们也能合作得很好,有些日本学者确实非常热爱敦煌艺术,也为莫高窟
保护做
很多切实
贡献。但是
有时想起小时候
这些事情,还是觉得不能完全释怀。
当然,这只是个孩子当时
感受。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爱国
感情,和大人
教育是分不开
。
们当时看
书,看
图片,听
故事,虽然也有白雪公主、美人鱼,但更多
是精忠报国、抗击倭寇。这些教育对
影响至深。
个崭新
上海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物价飞涨。特别是1947年,上海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米价飞涨
情况,
般市民无力购买,那
年
5月还出现
抢米
风潮。其他生活物品
价格也是疯涨。据说1949年初天气寒冷,但是煤运相继断绝,存户居为奇货。工厂囤积商品
现象也比较普遍,加之各种投机活动、特务活动和帮会活动,那时
上海比较混乱。
最严重通货膨胀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几乎每个月物价都在涨,手里有
钞票很快就贬值
,市民非常恐慌。所以
般市民每月
领到工资就全部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这就导致物价继续急速飙升,市场价格
抬再抬。那时候听到弄堂里
大人们叽里呱啦,
般就是在抱怨柴米油盐太贵,薪水太少,日子难过。
当时上海有很多失业人口、城市游民,还有救济机构老弱病残及妇孺,人数众多。城市游民没有正当职业,有
就以偷盗、抢劫、诈骗、赌博等不正当
方式谋生。
上海文化事业
向是比较发达
,报纸、杂志、广播和各类娱乐场所也比较多。就报纸而言,有《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日发行量逾十万份,其他各类报纸也很多。那时候还有很多电影院和剧院,收音机
使用也比较普及。
但是,上海公共事业基本上是被外商垄断
,比如美商开办
电力公司控制着上海电力
供应,开办
电话公司控制着上海旧公共租界、法租界及沪西越界筑路区
电话;英商开办
自来水公司、电车公司控制
公共租界
自来水供应和电车交通;法商开办
电灯电车公司控制
法租界
电灯和电车交通;上海
对外交通也几乎都被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