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奇珍异宝、北方
骆驼马匹与当地
粮草食物等。与此同时,自汉代东西交通和贸易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
根。地接西域
敦煌,较早地接受
发源于印度
佛教文化。西亚、中亚文化随着印度佛教文化
东传,也逐渐传到
敦煌。中西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著名敦煌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
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
地方只有
个,就是中国
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先生
话充分说明
敦煌在世界文化史上
重要地位。
敦煌历来就是连通西域和中原战略要地,秦汉之前,居住着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西汉初,漠北
匈奴赶走月氏,占领敦煌。汉武帝对这个地方非常看重,他之所以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为
是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打通通向西域
道路,增进汉王朝同西域各国
经济文化交流。
莫高窟第323窟留下张骞出使西域
珍贵图像。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
次在公元前139—前126年,第二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19—前115年,他到过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条支、身毒等地区。其中大宛、安息、大夏、条支以及身毒
部分(西北部)都是深受希腊文化影响
地区。
张骞回来之后向汉武帝报告时提到,他在大夏见到产自中国西南地区
邛竹杖和蜀布,这证明
以中亚巴克特利亚为中心连接西亚、南亚、东亚地区
商贸网络
存在。张骞之行标志着“丝绸之路”
全线贯通。西域
信息也随之传到
内地中原,具有希腊化风格
犍陀罗佛教艺术也随着丝绸之路
贯通逐渐传到
中原内地。这是敦煌之所以有犍陀罗艺术影响
原因。
张骞出使西域,为是建立汉朝和西域各国
关系。但河西地区时常有匈奴人
把持和扰乱,这
段通向西域
路如何打通?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左右,霍去病
第
次河西之战,打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霍去病从陇西郡出发,越乌戾山,渡黄河,转战千余里,摧枯拉朽般地击溃
河西地区
些小国和部落。最终在皋兰山迎击匈奴,匈奴精锐全军覆没,甚至匈奴部族
圣物“祭天金人”都成
汉军
战利品。
第次河西之战胜利后,汉武帝又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