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百年回望
如果要追溯敦煌石窟考古历史话,有清末学者徐松于道光初撰写
《西域水道记》,陶保廉于光绪辛卯年撰写
《辛卯侍行记》等,在敦煌地区
沿途考察中,对所经地域
城镇、人物、风俗、名胜、古迹、碑铭都做
记述,其中有关于敦煌史地和莫高窟
考察记载。
1900年藏经洞发现后,很快引来些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对敦煌石窟
考察和劫掠。他们在考察中开始以考古学
方法对洞窟做
编号、测绘、照相、文字记录,公布
敦煌石窟
部分照片和资料。
1907年和1914年,斯坦因先后两次到敦煌莫高窟考察。1907年第次考察时,除
从王道士手中骗购
藏经洞发现
文献和绢画外,他还对莫高窟
洞窟建筑、雕塑、壁画进行
考察,编
20个洞窟窟号,做
些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他于1921年出版
《西域考古图记》《千佛洞》,2012年印度钱德拉等人整理、出版
《印度国家博物馆藏敦煌
佛教绘画》,刊布
莫高窟壁画、绢画等照片和资料以及部分榆林窟壁画照片。
1908年,伯希和到莫高窟调查,又骗购藏经洞出土文物
精华,同时对大部分石窟做
描述、记录,拍摄
照片,还第
次给莫高窟有壁画
洞窟做
编号,对石窟
年代和壁画内容做
考订,对残存题记进行
记录,这是最早以近代科学
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
编号和内容记录。伯氏于1920—1924年编著出版
《敦煌石窟图录》(1—6册);1993年由
国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伯希和著,耿昇、唐健宾译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2014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伯希和著,耿昇译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
1914—1915年,奥登堡在伯希和考察基础上,对莫高窟做
比较全面、系统、详尽
综合性考察。除
对伯希和
测绘做
补充、修改,新编、增编
些洞窟编号外,还逐窟进行
拍摄、测绘并做
较详细
文字记录,对重点洞窟做
临摹。在测绘南区洞窟单个洞窟平面图、立面图
基础上,拼合出
总立面图和总平面图,形象地记录
莫高窟当年
真实情况。他
测绘图和来自敦煌莫高窟
收藏品,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俄藏敦煌艺术品》共6卷,《俄藏敦煌文献》共17卷,这些成果直到近年才逐渐被整理发表。
1924年和1925年,美国华尔纳率哈佛大学考古队两次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