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登·约翰逊(LyndonB.Johnson)推出著名
竞选广告《雏菊》,这是电视史上最成功
宣传片之
。广告
开始是
个小女孩
边
片
片摘着雏菊
花瓣,
边数着数字,当她从1数到10时,突然
个冷峻
男声开始像发射导弹
样倒计时。数到零
时候,画面中满是核爆炸
明亮闪光。约翰逊向公众高声说道:“这就是可能
代价。
们要创造
世界,是要让上帝所有
孩子都能活下去,还是要让他们落入黑暗?
们必须彼此相爱,否则就必定死亡。”
们谈到“要爱,不要战争”(makelove,notwar)这句口号,常常把它和20世纪60年代末
反主流文化联系在
起,但其实早在1964年它就已经是
个普遍
观念,就连约翰逊这种强硬
政治家都已经接受。
因此,冷战期间,国际政治走向更为全球化方向,民族主义被打入冷宫。冷战结束后,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无法阻挡
浪潮。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将完全抛弃民族主义政治,视之为原始
时代废墟,民族主义顶多只能吸引
些发展中国家教育落后
民众。但近年来
事实证明,民族主义就算对欧洲和美国
民众也仍然深具魅力,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更是如此。各地民众开始觉得全球资本主义冷酷无情,令人感到孤立无援,再加上担心未来国家健康、教育和福利制度无以为继,于是又投入民族主义
怀抱来寻求安慰和意义。
其实,在今天,约翰逊在《雏菊》广告里提出问题
意义比在1964年更为重大。
们要创造
世界,是要让所有人能够
起生存,还是要让所有人都落入黑暗?美国
特朗普、英国
特雷莎·梅、俄罗斯
普京、印度
莫迪等人诉诸国家情感,是能够拯救世界,还是只是逃避现实,不想面对棘手
全球问题?
核挑战
让们先谈谈人类熟悉
克星:核战争。《雏菊》广告于1964年播出,当时古巴导弹危机才过去两年,核毁灭是
个近在眼前
威胁。无论专家,还是
般大众,都担心人类
智慧不足以避免这场浩劫,也觉得冷战升温只是时间问题。但事实上,人类成功地处理
这场核挑战。美国、苏联、欧洲和中国改变
行之千年
地缘政治,让冷战在几乎没有流血
情况下结束,建立
新
国际主义世界秩序,人类进入前所未有
和平时代。不仅核战争免于爆发,各种战争
数量也在减少。自1945年以来,单纯因为侵略而造成
边界变化少之又少,大多数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