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但实际上这样风险小之又小。生物大灭绝大约好几百万年才会有
次。确实,在未来1亿年间可能会有
个巨大
小行星撞击地球,但大概不是下周二这种时间。与其害怕小行星,还不如害怕人类自己。
原因就在于,智人改写游戏规则。单单这个猿类物种,就在过去7万年间让全球生态系统起
前所未有、翻天覆地
变化,足以与冰河时期和板块运动相提并论。不过短短
世纪,人类造成
影响可能已经超越6500万年前那颗灭绝恐龙
小行星。
当时那颗小行星改变陆地生物进化
轨迹,但并未改变其基本规则,仍然维持着40亿年前第
个生命有机体出现时
样貌。这几十亿年来,不管是小小
病毒还是巨大
恐龙,都依循着不变
自然选择原则而进化。此外,不论生物进化出怎样奇特而怪异
外形,都不会超出有机领域;不管是仙人掌还是鲸,
定都是由有机化合物组成
。然而,现在人类正准备用智能设计取代自然选择,将生命形式从有机领域延伸到无机领域。
暂且不管对未来预期,只谈过去
7万年,仍然清楚可见人类世让世界发生
前所未有
改变。小行星、板块运动和气候变化虽然可能影响全球生物,但对每个地区
影响有所不同。地球从来就不是单
生态系统,而是由许多彼此松散连接
小生态系统组成
。板块运动让北美洲与南美洲相连,造成南美洲大多数有袋动物从此灭绝,但并未影响到澳大利亚
袋鼠。两万年前最后
次冰河时期达到高峰,当时波斯湾和东京湾
水母都要适应新
气候,但因为两种族群没有联结,各自做出不同
反应之后,就往不同
方向进化。
相较之下,智人突破地球上各个生态区之间
阻碍。在人类世,地球有史以来第
次成为单
生态系统。虽然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仍有不同
气候和地形,但人类已经让全球
各种生物打破距离和地理界限,不断交流融合。过去
木制船只变成
现在
飞机、油轮和巨大货轮,在海洋上纵横交错,让每个岛屿和大陆紧密相连,全球各地
交流已经从涓涓细流演变成
股洪流。因此,如果现在要讨论澳大利亚
生态,已经不能不考虑在海岸边、沙漠里随处可见
欧洲哺乳动物和美洲微生物。过去300年间,人类将绵羊、小麦、老鼠和流感病毒带到澳大利亚,而这些物种对今日澳大利亚生态
影响已远远超过原生
袋鼠和考拉。
然而,人类世并不是最近这几个世纪才出现新现象。早在几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