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年时间里上升
12%。30岁以下女性能够结婚
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只有20%左右
美国女性在29岁之前结婚,[4]而在1960年,这个比例是将近60%。美国人口资料局
份报告,将当前美国未婚青年
比例高于已婚青年
现象称为“大反转”(adramaticreversal)。[5]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不结婚和结婚头回都成
正常现象,尽管在人们
意识里还不是如此。
英国新闻记者汉娜·贝茨(HannahBetts)在2013年写道:“如果有人问在这
生中社会发生
哪些变化,
会说,
童年时期受人贬损
‘老处女’,现如今转变成
‘独身主义者’
概念。‘独身主义者’就是41岁
目前
状态。”[6]
今天年轻女性不必像
当初那样,担心没有婚姻
未来生活将会怎样,因为
们周围有
是这样
例子。如今,没有按部就班地走入婚姻,虽然对许多人来说是造成他们精神焦虑或经济窘迫
个因素;但也不至于因此遭到社会
排斥,甚至沦落到必须服用镇静剂
地步。
既然女性跨入成年不再由早早地结婚嫁人来界定,那理应有
整套新
标准来衡量女性是否成熟。这是亟需认真讨论
问题。
在大学毕业
那
年,也就是1997年,新闻记者凯蒂·罗菲(KatieRoiphe)写
本书,谈及她那
代未婚女性
困惑。在这四年前,她曾发表《宿醉之晨:校园中
性、恐惧和女性主义》(TheMorningAfter:Sex,FearandFeminismonCampus)
书,长篇大论地批判当时对校园约会,bao力(daterape)
激烈讨论。罗菲相信,究其根本,女大学生之“情欲自主”和独立是导致校园约会,bao力发生
原因。然而,随着罗菲与她
支持者即将跨入30岁(其中许多人依然未婚),她们逐渐意识到独身生活
长远影响,反倒渴望起“19世纪那种简单而令人向往
婚姻模式”来。[7]
现在男女同居和分手就像家常便饭,先同居后结婚,对他们来说毫无思想负担。最近在
个聚会上听到
个很漂亮
女人不无遗憾地说,“在
们母亲这
代,到
们这个年纪她们不会养猫,而是早早嫁人
”。
认识不少这样正常、有头脑
年轻女子,她们正处于特别漫长
青春期迷茫中——在当前
美国,你可以让你
青春期延续到20多岁、30多岁都没有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